污泥中所含的水可分为自由水 (70%) 、菌胶团包含水 (27%) 、毛细管水 (2%) 和结合水 (1%) 四类。 其中自由水的去除较为容易,而毛细管水和结合水虽然较难去除,但含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菌胶团中心为固体颗粒,周围吸附了大量的微生物极其代谢的产物 ( 糖类、脂类、有机酸和蛋白质等 ) ,这些吸附物在菌胶团的外层形成疏水膜 , 包裹在有机质疏水膜中的水分称为菌胶团包含水,这部分水分很难去除,且量较大。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一般为 2.0×10 3 ~1.0×10 6 Hz ,当一定强度的超声波作用于某一液体系统中时 , 将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 , 并明显改变液体中的溶解态和颗粒态物质的特征。
这些反应是由声场条件下大量空化泡的产生和破灭引起的。 超声空化指液体中的微小气泡核在超声波作用下被激化,表现为泡核的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 在很高的声强下,液体中将产生大量空化气泡,它们随着声波改变大小并最终在瞬间破灭,气泡破灭时,将产生极短暂的强压力脉冲 , 并在气泡及其周围微小空间形成局部热点,产生高温高压 (3000℃ 、 1000 个大气压 ) 和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微射流,能在瞬间破坏有机体的细胞壁,从何破坏菌胶团结构,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同时释放到水体中的有机质还可作为厌氧发酵的营养源。
超声波对污泥的作用受超声波强度、作用时和频率的影响。 目前,多数超声破解污泥的试验是在 18~25 kHz 范围内开展的,经过试验证明,大功率超声波可以降解生物污泥 , 释放其中有机物 ; 小功率超声波能够改善污泥的膨胀特性 , 提高污泥沉淀特性和脱水能力,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利用超声波处理污泥主要是要破坏菌团的物理结构 , 所以低频的处理效果较好。 但是声波的作用机理和效应非常复杂,其它作用条件如波强度、作用时间、频率均影响到处理的效果,且它们之间还相互影响 , 目前对操作条件的优化还没进行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