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风水学者考察浙江金华智者寺


  国运昌盛古刹焕发生机  智者寺即将盛妆面世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7月16曰,曾祥裕主导的杨公风水学习班在赣州风水养生堂举办,名额有限,从速报名,咨询电话13766307454)

 

         2016年我的夏季佛教文化之旅,行至浙江金华,我慕名来到智者寺,入住古刹三日,漫游了尖峰山周围的山山水水,感受到金华的风水之源来自于这座秀峰;金华的文化之根源自于这座名山。 未来“一寺一庵一峰”,必将成为金华山智者文化园的标志性亮点和旅游主打精品。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金华市风水格局: “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 

           金华,浙江省辖地级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简称金,古称婺州。
   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
   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千里岗山脉。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又分为北部丘陵和中部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面开口,由盆周向盆地中心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阶梯式层状分布的特点。
        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再汇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
        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金衢盆地,三江汇聚,金盆涵水,是个富庶之地。所谓三江汇聚,是武义江与东阳江交汇,武义江是一条龙,东阳江是一条龙,也是二龙戏珠,交汇后形成一条江叫金华江,向西流去。金华江与衢江交汇形成兰江,兰江又与新安江交汇形成富春江,流入杭州湾。
        所以,在金华段是金衢盆地涵水,为金盆涵水,富庶绵延。
        金华山水相依,形成“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金华的写照。
 
        明初童冀撰写的《金華城川十詠詩序》笔下的金华地理格局:“金華,漢長山邑也。連山環抱郡城,其西中斷如玦,浙水出焉。浙源發東白山,繇烏傷西下,經郡城南,合華谿水為雙谿,又北折東騖而入于江。其山則北走嚴陵,南極閩嶠,東逾天台,委迤以達海上之諸峯焉。故自六朝以來,號為山水名郡。”    

        现代学者刘沛林在《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中曾从风水的角度,称赞金华山形地势之独美:“金华诸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腾空驾云,高为潜岳(即尖峰山),雄压万峰,左右分支,回峦列巘,连屏排戟,拱卫四维,面南诸峰数重。近者横如几案,远者环如城廊。廊外双溪萦带,众水汇合,弯环流衍,……东北有宁绍台为藩篱,东南有衢温处为比邻,西北有杭严徽为蔽障,诚一郡之形胜,两浙之要区也。”由此可见,金华山形地势藏风聚水,风水之好,可谓天成。

          金华旧城背靠北山,面朝婺江,双溪朝归,泗水聚汇。婺江的来龙指的是义乌江和武义江,来水方恰巧在金华上浮桥和水门一带会合。经测,水口为巽巳。

                      尖峰山:金华一座风水山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我在智者寺定觉法师的陪同下,考察了尖峰山,我们从城北出发,远处朝前看平缓的龙脉中突耸一座尖而秀润的山峰。若从天空往下俯瞰,尖峰山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尖峰山自古就叫芙蓉峰。

         尖峰山屹立于金华城北,海拔427米,是登临俯瞰金华城市的最佳点之一。自古以来,尖峰山成了文人墨客乐以游览的好山水。
         明代金华有个进士杜桓(1368-1439),把游玩中的金华景色写成了当时著名的《金华十咏》,其中第一首便是描写尖峰山的《芙蓉晴翠》,他在《芙蓉晴翠》中写道“长山直下小尖峰,一朵芙蓉植半空;雨霁袭衣岚气湿,春深照眼翠光浓”, 尖峰山从此成了古代金华的著名十景之一。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金华,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尔的北山。 徐霞客整整花了4天时间对金华山山系水脉走向及金华、兰溪8个溶洞进行了详尽考察。芙蓉峰(尖峰山)、斗鸡岩、智者寺陆游手书碑、叱石成羊等景点在徐霞客笔下都有生动描述。《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南峙为芙蓉峰,即尖峰也……(智者)寺东又有芙蓉庵,有路可登芙蓉峰。”。
         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金华)山西南五里,曰芙蓉山,高千余丈,孤峰独起,秀若芙蓉。”。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 1933年11月11日到达金华,次日游览了北山名胜,郁达夫在游记中写道“芙蓉峰尖若锥尖”。
  
         从风水形法上来分析,北山是金华的祖山,尖峰山是父母山。清朝光绪年金华县志记载:“芙蓉峰,县北十五里,一名潜岳又名尖峰山,郡县来脉皆本于此”。金华的地势走向由北山发端,从城北分为左右两支,金华古城就依照这两条脉络而建。从北山和尖峰山南下,从山势绵延到低丘缓坡,两条脉络一路蜿蜒进古金华城。 县志上记载:“自十里牌楼,至桃花坞、野帽坞、金八山、徐马头,至天皇门入城,形家所谓府治来脉是也。”若以水口定局来论,金华城区水口为巽巳方,则金华城北为帝旺方。

    
             智者寺的前世:皇家寺院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智者寺故址位于金华山南麓,芙蓉峰(尖峰山)之西。该寺原为南朝梁代楼约法师道场,又名智者广福禅寺、智者圣寿禅寺,俗称北山禅院或北山禅寺,初建于南朝梁代(公元526年),是梁武帝为其国师楼约法师敕建,是金华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
   南朝梁代‘智者国师’楼约法师为金华山佛教丛林的著名人物。据了解,这位高僧俗家姓楼(有说娄),名慧约(有说惠约),字德素,浙江义乌人。出生时身如白雪,因此幼名灵璨(有说灵灿)。17岁时于上虞东山寺出家为僧。与时任东阳郡(金华)太守的沈约同游金华山赤松涧后,即留山结庵修行。南朝天监十一年(512年),梁武帝召楼约法师至京为其受菩萨戒,并亲执弟子礼,并赐号“智者国师”,“自皇储以下莫不受业”。

  楼约辞还金华后,“一日适谷口,见白气浮空”,曰“兹地三宝当兴”,于是奏请建寺。普通七年(526年)梁武帝于金华山芙蓉峰麓为其敕建智者寺。梁大同元年(535年)九月十六日楼约圆寂,享年84岁。

  清光绪《金华县志》中还记载了有关智者国师楼约的一些传说。在卷二《志地理第一·山川》中载:“滚钟山:相传智者禅师以杖荷钟,青蛇作祟,滚钟于此降伏之,故名。”在卷十六《类要·遗事》中载:“澡瓶,一名玻璃瓶。上有菊叶如生。相传智者国师在梁武帝等觉殿,尝合掌入瓶中结跏跌坐,见五色云台而出。寺僧宝藏之,后为不谨者观玩坠地而碎。梁时赤松宝积观,人多瘵死者。灵灿自朝还,或以告。灿寝其处,夜有二女子皙白,渡涧歌舞来。灿诵咒,跪而请命。灿曰:‘汝从化耶,伏诛耶?’曰:‘愿从化。’灿复持咒遣于至山巅,化白气二道,没患遂熄。或问之,灿曰:‘白蛇为祟耳。’”

     智者寺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为江南名刹。历代文人雅士游寺时,留下较多诗篇和游记。其中著名的作者有:唐代刘长卿、戴叔伦、贯休;宋代王柏、金履祥、喻良能、谢翱、吕浦、苏简、方凤;元代吴师道、许谦、胡助、柳贯、叶禺页;明代童冀、张孟兼、叶干、徐霞客;清代丁健、诸锦及现代的郁达夫。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与智者寺渊源流长。

  公元1636年十月初九,徐霞客从兰溪水路经金华城抵达罗店。在从霞客古道启程登金华山之前,他在古道旁的智者寺里见到了智者寺碑(即《重修智者寺广福禅寺碑》)。该碑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游手笔,珍贵的是碑阴还镌刻着陆游与智者寺僧行书手牍数篇。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载,“碑楷牍行,俱有风致”,颇为欣赏。徐霞客本想找拓工代为摹拓,但终是“恨无拓工,不能得一通为快”。

  根据碑文记述,该碑为寺僧仲玘委托陆游撰并书。仲玘作出委托的同时,陆游好友姜邦杰“复以手书助之请”。然而,未等陆游动笔,姜邦杰就已去世。陆游对此颇为感念,为遂故友之情,提笔写下该碑文。

  据专家介绍,该碑十分珍贵。首先它记录了智者寺的历史和重建过程,是一份关于智者寺难得的文献资料;二是陆游传世书法作品不多,特别是石刻作品更少,而此件碑刻,陆游书写时79岁,是他晚年唯一存世的石刻作品。同时,该碑除正面楷书外,碑阴尚刻有陆游与寺僧仲玘手札八件,字体为行草书,书法飘逸潇洒,秀润挺拔。徐霞客观碑后点评为“碑楷牍行,俱有风致”。以行草书刻碑,虽然唐太宗开风气于先,但在唐宋之际,行草书碑仍不常见。因此,该碑可以称得上是唐宋行草入碑的一个典范。
 
       但民国时,智者寺部分殿宇毁于火。解放后,于智者寺故址建金华尖峰水泥厂。1985年水泥厂扩建后全毁。

                重建智者寺:金华人民的情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诗句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尖峰山对金华人民的来说,是他们心中的一座圣山。作为金华最醒目的城市地标,尖峰山在金华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自古为金华人的一种心理凝聚和精神象征,有“金华人三日不见尖峰山要落泪”的说法。之所以尖峰山被金华人民看重,除了其独特的秀姿外,还在于她拥有皇家寺院智者寺。自古以来,金华受佛光普照,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宁。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国运转旺古刹焕发生机,智者寺即将盛妆面世。
        2010年5月26日,智者寺复建工程正式奠基。规划红线用地面积137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301 平方米。建筑色彩均采用中国传统寺院建筑木结构的色系,木柱、梁均采用栗壳色或赭石红,以期恢复唐宋鼎盛时期禅宗佛寺形象。
       我有幸受到佛祖的加持,这次我入住智者寺三天,现所建的佛教建筑宏伟,佛像庄严,亭榭耸立,润泉旁绕。我在寺中雨天可顺着寺内的走廊环行,空旷轩爽,实为游览、朝圣之胜地。据悉,从目前来看,智者寺是整个浙江省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大雄宝殿、天王殿以及藏经楼都是全国最大的寺庙单体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占地面积近10亩,殿内大大小小的柱子多达199根。
       在定觉师的陪同下我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智者寺前生今世以及她的风水格局。
       智者寺原址就在原金华尖峰水泥厂,东携尖峰山,南握罗店镇,西搂金华山关,北倚滚钟山,三面环山。现址背倚尖峰山,左右护砂蜿延驯服,内弯有情,大雄宝殿坐艮寅山小空,天王殿寅甲山之小空;随龙水右水较大,倒左流,水走巽口。
       从复建工程的规划来看,智者寺总体布局构思,简而言之就是“一”加“二”。“一”指一条自由轴线,即建筑与景观结合山形地势进行自由式空间布局。“二”就是指两条水脉,寺东的慈源溪、寺西的灵源溪,水脉寓意为龙,龙尾深入山区,龙身夹抱山脉,水流沿山体南下,龙首在寺院前汇合,形成放生池,隐喻“双龙戏珠”景象。同时,智者寺的规划还有“一高点”,即在轴线北端有一藏经阁,成为俯瞰全寺的制高点。
                              寺院规划为四大功能区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据规划专家介绍,智者寺总体按照功能划分为入口区、寺院核心区、东苑、西苑等四大区域。
    入口区主要有九龙壁、入口广场、洗心莲池、南门、八功德水广场、三归桥等。为营造“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以高大乔木如水杉、银杏等,在九龙壁前形成大禅林,相对于南门后开阔的八功德水广场,达到“先抑后扬”、“先隐后转”的空间感受效果。八功德水为放生池,是开放式山水园林的重点表现,开阔的大面积水广场则与大禅林、寺庙建筑群等共同形成开放有序的空间组合。
       中心区建筑组群主要分为三进。一进包括天王殿、钟鼓楼、迦蓝殿、祖师殿;二进为大雄宝殿、文殊阁、普贤殿、大慧堂、博物馆;三进有藏经阁、观音殿、地藏殿。此外,还有方丈院、雷音亭、佛茶苑、库房、监院楼、云水堂、僧堂等建筑。
      东苑规划为养生别院、月映禅语、戒语别业、慈源禅境。该区位于慈源溪水脉龙尾,月印禅池,山林围合,开合有序。养生别院和慈源禅境,以禅修文化的传播、传承和拓展为主,将禅的意境、禅的智慧、禅的故事融汇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中。无论游客还是居住者,都能感受到环境所蕴含的禅意,处处是佛。
       西苑规划有百草园、灵源胜景、慈心别院、塔林、崇宁宝塔。该区以灵源(慈心)胜景为中心,崇宁宝塔为制高点,体现西方极地世界境地,体现了归真、往生的精神追求。
   
        目前智者寺的复建工程进入尾声,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等主体建筑均已展现雄姿 ;山门和放生池以及绿化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年底有望雄姿横空出世。
         后来我经智者寺定觉法师的邀请为该寺院藏经楼附近的水池以及东侧门、消防通道大门、寺外牌坊等建设作了风水堪察和定向。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除此之外,我还受定觉师的邀请,前去尖峰山堪察芙蓉庵复建的选址。
         关于芙蓉庵,《徐霞客游记》中有明确记载:“(智者)寺东又有芙蓉庵,有路可登芙蓉峰”。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龚剑锋曾对芙蓉庵作过的考证。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在尖峰山顶,最初有一座潜岳院。因尖峰山古时又有“潜岳”之称而得名。宋治平二年改名法喜,后废,仅存遗址和井。遂于峰下建庵,名芙蓉。因为求嗣者多祈于此,更名麒麟庵,又称观音庵。明末徐霞客还见到过芙蓉庵,其废弃湮没应该在清代。

       前些年有村民在尖峰山山门东北角还发现过古时的屋基和砖瓦。随着智者寺工程的收尾,重建芙蓉庵已摆到金华智者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届时,尖峰山串成完整的旅游线路,重现《徐霞客游记》笔下“一寺一庵一峰”盛景。一座规模更胜于昔日的智者寺将雄立于金华山的南大门。届时,人们有望看到“花水衬亭榭,殿堂隐绿林;香烟凝云霭,朝暮钟鼓鸣”的旅游胜景了。
       金华人民真有福气,我在智者寺看到不时有市民组团或三五成群从智者院一条山路登上尖峰山和金华北山健身。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在登尖峰山的同时,既可游览山水景观,又可到智者寺和芙蓉庵礼佛 ,身心两益。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曾祥裕: 金华智者寺风水考

(温情提示:为了满足放假的大学生学习中国风水文化,赣南杨公风水培训中心决定于7月16日在美丽的赣州古城举办杨公风水学习班,联系电话 13766307454,QQ42118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