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的连锁反应


礼让的连锁反应
喻建国
今天从西安回上海,早上五点起床,洗漱过后立即整理行装,五点五十分,我去退房,敏去购买去机场大巴的乘车票。五点五十八分,我和妻登上去机场的大巴,此时大巴只剩下五个座位,我和妻坐定,又上来了两个人。六点准时发车。
为了准确登机,我昨晚还专门到去机场的大巴的售票处,询问了我应该在什么时候登上去机场大巴,早上六点登车的时间就是这样产生的。照售票处的说法,去机场的大巴要开行一个小时,可是今天早上只开行了40分钟,车已将最后下车的乘客送到了咸阳机场T3
我们乘坐的班机是属于东航的,定于8:50起飞。我和妻的时间十分充裕,我决定自行在自动登机牌领取的机械上操作,细心学习一下,实践下来觉得实在简单,我还自己选了座位,妻在一旁看着,十分赞赏。接下来去托运行李,这是老套,就是要排队。完成后去安检,进入登机区域,一看表才七点四十分。
八点五十分在01登机口开始检票,我和妻是从头等舱进口处检票的,那是对老人的照顾,免去了排队。进去后登上去停机坪的专用大巴,这种大巴座位很少,我和妻上车时座位只剩下最后两个座位。不一会儿,车上已经站满了人,就在这时,来了两位白人老夫妇,男的还可以,一步登上了车,可是那女的却登车犯难了,一只脚搁在车上,另一只脚却总上不了,在她的丈夫和其他乘客的帮助下,她总算登上了车,惶惶地站在车厢中。我见状立马起身让座,并用英语对他说:“请来我的座位上入座。”她满脸笑容,连声谢谢,缓缓坐下。也就在此时,坐在我旁边的三位乘客全都起身,一个让她的丈夫,一个让我,结果竟然还多出了一个空位置。这是一幕礼让的连锁反应,非常生动,充满善的美丽。在一旁站着的乘客都会心地认真欣赏并记下了这样的一幕。善举会产生连锁反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善行为人的首善行为具有强烈的善光,在旁的人们具有充分的善良基础,两个条件缺一都不可能产生善举的连锁反应。
车子在向停机坪前进的时候,我用英语向坐在我旁边的男老外发问:“您从那里来?”“澳大利亚。”“我在2009年一月份曾经到澳大利亚旅游。”“到过那些地方?”“悉尼、墨尔本,还有凯恩斯。”“哦,凯恩斯,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的。我从凯恩斯还乘船去了大堡礁。”……谈得正欢,车子已到飞机旁。我和妻下车,登机,待我们坐定,很巧,这两位老外夫妇就坐在我们的前一排,因此又交谈了一阵。我想知道他的年龄,我采取了迂回战术。“我想让你猜个谜,看看我几岁?”“你看上去很年轻。”“我已经八十二岁了。”他很惊奇,看着我。连说:“绝对看不出。”我说:“你也看不出,你也很年轻。”可他就是不说出他的年令,我只能作罢。
最后看到他两的时候,是在取行李的地方,上海机场志愿者推着助老手推车,那女的老外坐在车上,十分安详,对这里的人间露出满脸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