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今天是中国高考第二天,对高考人人都有话说,我在这里也想说几句。
第一, 中国的高校仍然不足。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数与人口数之比,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
2012全球最多大学的国家与总人口比例
国 家 大学总数 总人口数 一所大学/承载人口数
1. 印度 – 8407 12.95亿 15.4万
2. 美国 – 5758 3.19亿 5.5万
3. 阿根廷 – 1705 0.5298亿 3.1万
4. 西班牙 – 1415 0.4640亿 3.2万
5. 墨西哥 – 1341 1.25亿 9.3万
6. 孟加拉 – 1268 1.59亿 12.5万
7. 印尼 – 1236 2.54亿 20.5万
8. 日本 – 1223 1.27亿 10.3万
9. 法国 – 1062 0.662亿 6.2万
10. 中国 – 2845(2015) 13.68亿 48.0万
中国按20万人口一所大学计,需要6840所大学,按美国15.4万人口一所大学计,则需要8883所大学。我国实际只有2845大学,当然,我们也有多校合并的一些巨型大学。
第二、高考设计有缺限。中国高考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高考试卷考记忆力得分的份量太重,如果不是考记忆而是考理解与知识运用能力,主旨是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对了。
记忆力在过去以学古代经典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关键是理解基础上的运用与创新,考记忆是最低层次的认识世界,记得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能运用,能运用不一定能创新,创新才是对知识的最高级运用。创造力是个人能力与国力的核心所在。
同时,高考只选知识型人才,不选技能型人才(甚至全社会普遍歧视技能型人才,包括高等教育界、教育行政系统),其功能与社会人才类别需求脱节,这是中国高考制度设计结构性矛盾带来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性紧缺与就业难。
第三,高考制度不公。考生必须回原户籍地考试的制度,根本原因是制度不公平,不同地区高考试卷和录取分数不同,若让外地考生参加当地考试,占用了当地录取指标。指标是什么?是计划。如果让考生自由选择考试地,那录取指标还有用吗?非要分省录取吗?现在网上全国统一录取不是什么难事,就让考生自由选择考试地点,全国统一录取,让考生市场冲击一下计划指标,公平就会自然形成。
当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也相对落后,那就对全国各省一段时期内各年高考分数进行分析,找出一省平均得分值,对低于平均分值的省份,普遍加上差距分,不就照顾到落后地区?
第四,出卷人思想落后。例如:高考作文应多角度出考题考察,现在只出一种,太单调。出题、漫画、材料等让考生写一篇文章,这是老一套,能否出一篇文章,让学生写出题目?出一个事件,让考生分析有几种原因?出一个难题,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出一个意境,让学生写一首诗词?都应该是可以的。
甚至,可以全自由状态下,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作文。如让学生写一篇你最想写、最会写、最想表的话语,组织成一篇文章就行。用现代汉语,用古汉语,用外文都可以,发现人才就是要在全自由状态下,才有可能找到。中国有的是人才,就是没有给人才以机会,一个高考这限制、那政策,这规定、那指标,埋没了多少人才啊!
第五,高考不公出自私心。只要高考制度系统的设计者,是出于公平、公正之心,没想到不能公开讲的照顾某一类人、某个地区的人,高考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实现最大的公平。高考不照顾某些地区,人口集聚的程度也会轻一些。
201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