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之一)


鉴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水准的高低对于经济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应通过提高公民道德修养的方式,确保公平、公正的市场自由竞争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在“逐利”机制作用下的市场主体生产活动与社会生产目的保持相对一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在思想理念上突破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误区

理论上而言,市场经济发展不是一切向钱看,而应该是“君子爱财,逐利有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存在着诸多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济理论上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并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基础,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个理论假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道德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片面地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生产更多地偏重于产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而忽视产品的价值生产,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又偏向于另外一个极端,其主要表现为过度地偏重于商品的价值生产,而忽视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由此导致市场主体一切向钱看,通过各种投机甚至是违法的手段,去获取价值增值,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实行的信用货币流通制度,又为这种价值增值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与黄金等商品货币制度不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可以脱离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而独立地运行。就此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如果将市场经济活动片面地理解为实现更多的价值,即赚更多的钱,那么,一些市场主体就有可能通过投机或违法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价值,在政府信用货币不断发行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呈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不断增加的发展格局。而从使用价值形态来看,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投机和违法行为并没有实现使用价值总量的进一步增值,甚至还产生了对于存量使用价值的进一步侵蚀,由此导致了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与以商品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总量之间的背离,从而使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在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市场氛围下,如前所述,市场“逐利”机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向市场提供具有真正意义使用价值的方式来进行。理论上而言,这种使用价值产品的表现形式,既可以表现为实体经济领域中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有形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实物经济领域中没有实物形态的无形产品如服务等。还可以表现为能够间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无形产品,如虚拟经济领域中的虚拟金融产品等。通过有效使用价值产品的提供,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一定时期市场增量价值与增量使用价值的相对统一,由此不会对市场经济运行造成较大程度的通货膨胀压力,从而使一定时期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态的经济总量增长与以使用价值作为表现形态的经济总量增长,保持相对一对致。就此而言,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前切实转变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型,使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