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总书记对广西提出了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等要求。广西实施该战略的重点是与东盟合作。要以点带沿边经济带,全面推进沿边开放;与西南共同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站在东盟和西南中南的角度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
关键词:广西 一带一路 衔接门户 顶层设计
一、广西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
(一)对广西的新定位:“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1.政策沟通的重要门户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
3.经贸促进的重要门户
4.金融服务的重要门户
5.人文交流的重要门户
(二)对广西的新要求
1.实施积极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2.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
3.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4.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三)广西的区位优势
1.区位优势(海陆优势),中国-东盟对
接中心
2.区域开放合作的优势(多重区域合作机制与两会一节)
3.港口基础设施优势
4.华人华侨的优势
5.国家战略全覆盖的优势
(四)劣势
1.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缓慢
2.广西经济实力比较弱
3.港口基础设施仍显落后,班轮航线少
4.相关平台和机制还有待完善
5.金融、信息等配套服务功能有待拓展
以上导致面向西南中南开放战略支点的作用还不明显。
从全国“两会”上传来消息,成都首次提出由国家规划,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四城构建“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见图1)。这里不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只是要思考为什么成都不提出从广西出海的方案?
图1 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
(五)机遇
1.我国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我国实施周边外交战略方针
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RCEP谈判进程加快
4.中越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
——落实好《中越2012-2016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推进落实重点合作项目清单和双方业已签署的各项经贸合作协议。
促进双边贸易稳定、平衡、可持续增长,中方鼓励中国企业扩大进口越南有竞争力的商品,双方积极研究商签《中越边境贸易协定》(修订版)。尽快协商并确定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切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和科技、医疗、检验检疫等领域合作。
(六)挑战
1.中国—东盟合作存在不稳定因素
2.来自周边省份的竞争
二、推进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习总书记这番话已经为广西今后实施更加主动开放战略明确了发展路径。
(二)认清优势,突出重点,分头展开
广西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除了东盟之外,还有与港澳台的合作、全球其他区域合作等。但是,在中央新要求下,广西重中之重还是与东盟合作。广西2014年进出口总值中,对东盟进出口占49 %强。东盟连续14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在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中,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为905亿元,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6.3%,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占对东盟贸易额的74.1%。
广西通过海运到东盟国家的低于25.9%。换句话讲,广西与越南的进出口在东盟进出口额中起码高于74.1%的水平,因为与越南以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的贸易额还没有计算进去。201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4800多亿美元。广西与东盟的海上贸易额在全国中的比例很小。可喜的是,2014年,全国各地经广西口岸出口到东盟的区外货源达到1374.5亿元,同比增长51.5%,占经广西口岸出口到东盟总值的84.3%。这说明广西战略支点的作用已经显出。
2014年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为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2014年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贸易中,出口额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贸易中,进口额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
因此,广西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除了进一步努力发展与东盟的海上合作外,首先要突出重点地做好与东盟的陆路连接,进一步加强与越南的合作,这还直接关系到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连通。从中国-东盟对接的高度看,这是广西最佳区位优势。这是广西顶层设计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首先要考虑到的。
《广西边境地区开放开发规划(2015—2020)》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明确未来5年广西边境地区开放开发的方向和定位。《规划》提出加快广西沿边开放开发,优化边境开放区域与平台布局,促进广西边境与其他区域形成联动发展,在边境地区形成经济增长与开放合作的高地,辐射带动西南中南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广西沿边特色开放型产业体系,形成广西“沿边、沿海、沿江”互动开发格局。
(三)重点突破,以点带沿边经济带,全面推进沿边开放
广西已经有东兴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和凭祥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广西要进一步加强与越南的合作,首先是在沿边开放上进一步突破。即重点突破是以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为点,全面推动广西的沿边经济带的进一步开放。要做好这点,顶层设计有三个重点:
(一)要在条件最好的东兴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构建“七维跨境合作空间”。
“七维跨境合作空间”(图2)的七维:双边边境合作区、双经济特区、双边城合作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双边边境合作区是已经存在的各种合作区,如边境加工区、保税区等;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申报中;双经济特区在东兴和芒街基本成型;双边城市合作已经开始。该模式就是要让这“七维”相互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形成一个跨境合作平台,让自贸区机制充分发挥,巧用原产地规则,更好地开展货物和服务贸易与投资合作。 图2 边境重点口岸七维跨境合作体示意图
该平台有利于两国企业相互投资。已有越南企业在中方合作区生产秤和绿豆糕更好地销往中国市场。跨境合作对中方企业的优势:前厂后供应链+运输链+前厂后家。在越南边境设厂,其供应链不断,产品可返回防城港口再运出;可派更多的技术人员到对面工厂服务,其家属可安排在东兴市,小孩上学等问题都容易解决。这是在其他国外投资无法比拟的。这是能将我国受到“反倾销、反补贴”影响的行业转移到东兴试验区的关键。该合作空间是化解越南加入TPP带来的挑战变成机遇的关键平台之一。
要提升到边境重点口岸的城市合作。瑞丽试验区有一个定位,即打造成为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跨境合作受到双边限制,需要时间等待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先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边境重镇打造成为“中国梦边境重点口岸国际合作示范城”,形成“高坝效应”,将边境口岸经济合作转向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在示范城中,要设立大学、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影院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边境重点口岸连接点的发展,将东盟自贸区,越南加入TPP等形成的挑战转变为更多的机遇。试想,如果没有今天的深圳效应,香港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在中国边境重点口岸城市构建边境重点口岸国际合作示范城, 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的重要举措之一,应该纳入我国“一带一路”规划之中。广西在积极申报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可以先试行。
(四)与周边省份共同形成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要与周边省份,尤其是与云南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将丝绸经济带与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紧密结合起来,加上广西的海上丝绸之路优势,滇桂才能一起形成“一带一路”的衔接重要门户,充分发挥衔接“一带一路”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广西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越南否定高铁项目后,加上南海问题,中国通往东盟的高铁项目正在云南-老挝紧锣密鼓地实施。泰国新政府也批准了连通老挝的高铁项目。广西这方面没有优势。云南通过规划打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功纳入“一带一路”规划。在中缅气管道通气之后,原油管道起点——缅甸若开邦皎漂市马德岛港,于
广州、深圳、厦门、宁波、上海、连云港、青岛等口岸已经是具备了良好的港口设施和航班条件。同时,这些沿海省份对东盟的贸易额都比广西多。从2014年数据看,所列入的七个省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海南),除了海南省外,其他六个省份对东盟的贸易额均远远高于广西,其七省总合达到18397.7亿人民币。
表1 2014年我国部分东部省份与东盟贸易额
单位:亿人民币
|
广东 |
福建 |
浙江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海南 |
贸易总额 |
6.61万 |
10903 |
2.2万 |
2.9万 |
34635.2 |
8891.0 |
975 |
东盟份额 |
6832 |
1540.6 |
2039.1 |
3304.1 |
3646 |
861.8 |
174.1 |
排名 |
第三 |
第三 |
第三 |
第四 |
第四 |
第二 |
第一 |
东盟贸易合计 |
18397.7亿人民币 (7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额) |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份和海关的数据整理
广西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到广西代表团的指示,值得思考。
一、 进一步明确广西优势,重点做好与东盟的合作
广西实施更加主动开放战略的重中之重还是与东盟合作。广西2014年对东盟进出口接近其总额的一半,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达到905亿元,占其总值的36.3%,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广西与越南的进出口在与东盟进出口额中高于74.1%。因此,广西要突出重点地做好与东盟(越南)的陆路连接,这直接关系到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
二、 重点突破,以点带沿边经济带,全面推进沿边开放
广西做好与东盟(越南)的陆路连接,首先需在沿边开放上进一步突破。
(一) 在条件最好的东兴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构建“七维跨境合作空间”
“七维跨境合作空间”的七维:双边边境合作区、双经济特区、双边城合作和跨境经济合作区。该模式就是要让这“七维”相互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形成一个跨境合作平台,让自贸区机制充分发挥,巧用原产地规则,更好地开展货物和服务贸易与投资合作。跨境合作对中方企业的优势:前厂后供应链+物流链+前厂后家。在越南边境设厂,其供应链不断,产品可返回防城港口再运出;可派更多的技术人员到越方工厂服务,其家属可安排在东兴市,小孩上学等问题都容易解决。这是到其他国外投资无法比拟的。它是将我国受到“两反”影响的行业转移到东兴的最佳平台。
(二)把东兴打造成为“中国梦边境重点口岸国际合作示范城”
我国与周边国家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的重要举措是把边境重点试验区打造成为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在跨境合作受到外方时间拖延时,中方可以先行。在边境重镇建立“中国梦边境重点口岸国际合作示范城”,形成“高坝效应”,将边境口岸经济合作转向边境城市经济合作。东兴市完全有条件成为中越跨境合作第一城。
(三)提升东兴试验区的行政管理规格
提高东兴试验区的行政级别。对面的芒街市是越南的二类城市,比东兴市的行政级别高一级,东兴市级别提高后更有利于双边对话合作。建议撤销防城港市改为东兴市,在一时无法撤销时,先考虑把防城港市的四大班子迁到东兴市城区与江平镇的中间位置,让东兴市有一个更大发展空间。这可以与移民工作结合,除了扶贫移民外,现在大藤峡水电站项目已经开始,可以考虑将该项目的移民迁到东兴市。
三、与西南中南合作形成“一带一路”衔接的“天”字架构
中央给广西定位是要形成“一路一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只有与西南共同合作才能将丝绸经济带与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带一路”的衔接重要门户。现在我国到欧洲的铁路专列均遇到回程货缺乏的困境。广西准轨(米轨)铁路均可到越南或通过北部湾港转运到东盟国家。广西与西南中南合作机制, 图1 “一带一路”衔接“天”字架构
可以共同形成“一带一路”衔接的“天”字合作架构(图1)。它由“两带一路一廊”组成。两带:丝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
四、站在东盟和西南中南的角度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
广西打造战略支点要从他们的角度来设想如何当好二传手,他们缺少或需要什么,广西就加强什么。
(一)充分用好“飞地政策”,努力把广西北部湾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开展区域合作“飞地政策”应用的示范区
对内,可以考虑让云、贵、川、渝、湘等省份,在广西北部湾有一块港口飞地。这是广西与西南中南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可吸引这些省份货物更多地通过广西港口进出。
对外,在广西北部湾地区为老挝设立一块“过境经济港区”。老挝与蒙古已经签订了土地互换合作协议。如能设立该过境区,就可以获得比上海自贸区还有更多优势的合作平台,即可灵活应用原产地规则,扩大进出口。
(二)升级“南宁渠道”
1.在继续加强狭义“南宁渠道”(即为中国-东盟合作服务)的同时,要升级到广义“南宁渠道”,为我国“一带一路”和实施自贸区战略服务,为全球自贸区发展服务。可借鉴达沃斯论坛经验,将广西相关论坛合并形成“FTA论坛(南宁)”,让原有论坛成为其分论坛,先开办起来,再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
2.设立中国东盟合作智库,让“南宁渠道”产生更多的主动结果。狭义的“南宁渠道”已是国家层面,产生了很多中国-东盟合作的宣言,这是被动结果。要让其产生更多的主动结果,就要通过设立该智库,让其提供更多的“南宁思想”,即为“南宁渠道”出谋献策的思路,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更多的顶层设计,通过“南宁渠道”的探讨转变成实施行动。这是广西能在国家层次产生影响力的功能,战略支点的重点。
3. 提供具有多个平台组成的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综合平台
(1)信息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 与东盟各国共建才会有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广西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项目,是广西战略支点的核心平台之一。
(2)东盟语种翻译平台。广西具有东盟国家语言翻译人才的优势。
(3)学习培训平台。为其他各省份和东盟国家提供与东盟合作的各种相关培训。
4.咨询服务平台。该平台由多个方面咨询东盟情况的机构组成,如法律、税务、通关等。
(三)与东盟开展陆路物流合作
1.与东盟多国开展货物国际联运的合作。广西可与越、老、泰、马、新联合成立中国新加坡走廊物流公司。用换人不换车的方式来减化跨境手续,加快中国-东盟物流速度。
2.与越南探讨开通米轨火车联运的合作。东盟国家之间基本上是米轨铁路。广西可以先探讨凭祥-海防的国际米轨旅游列车,再扩大到货运。
(四)与西南中南以及香港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与西南、中南各省共同建设。这六省份除去陆运的外,与东盟起码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货物需要通过海上运输。这为广西与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物流基础。
2.与东盟和香港地区共同建设。除了与东盟国家发展近洋航线外,可以考虑让新加坡去美国的班轮在广西靠港和让香港去欧洲的班轮在广西靠港,就可以较快解决广西没有去欧美远洋班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