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网约车大战收官
作者:刘植荣

经历数月合并传闻,全球最大两家出行平台终于达成了交易。消息称:滴滴出行将完成对Uber中国区业务中国优步的收购。
接近交易人士透露:合并后公司估值接近350亿美元,其中Uber中国价格接近70亿美元,而滴滴出行保持最近一轮融资后估值,即270亿美元到280亿美元之间。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有对方股份,Uber中国的投资人将获取新公司的部分股份,但持股比例暂未确定。”该知情人士透露。此外,收购交易之外,滴滴中国还将以Uber全球最近一轮融资估值超680亿美元再投资10亿美元给Uber全球。
挑起出租车“世界大战”的优步
优步(Uber)公司于2009年3月创建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优步公司创始人和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c)1976年8月6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高中毕业后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1998年辍学后创业。2009年,卡兰尼克与朋友加雷特·坎普在巴黎游玩,因为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卡兰尼克在2014年福布斯“最富的400名美国人排行榜”名列第290位,净资产30亿美元。
该公司发布的优步打车软件,可以把客户的打车需求告诉临近的出租车,客户的地理位置通过GPS自动发送到附近出租车上的GPS,客户也可以通过自己手机上的GPS看到附近出租车的状况。
优步打车费用必须通过优步系统支付,价格也不是计价器上的价格,而是优步设置的价格。在一些城市,如果行车速度超过每小时18公里,则按里程计费,否则按时间计费。打车费用由优步直接从乘客的账户上转到优步公司,然后优步公司再把打车费转给司机。通常,优步公司要提成20%作为信息服务和管理费用。
优步打车费率是动态的,系统一直在计算能提供服务的出租车和打车需求,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平衡。如果出租车服务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调,让一些出租车退出服务,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打车,很快达到新的供求平衡;如果出租车服务供不应求,价格就上调,吸引更多的出租车上路,并让一些对价格敏感的乘客放弃打车,也很快达到供求平衡。当然,优步公司可以设置最低保护价和最高封顶价,经过几次调整,从2014年年底开始,优步公司把最高封顶价设置在普通价格的4倍。2013年,优步公司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该计价系统的专利。
为了抢占市场,优步公司实行“收买”政策,在一些城市给进入优步系统的司机高额奖励,甚至为使用优步软件打车的乘客支付车费,相当于乘客免费打车。
优步也设法对各种交通工具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例如,优步在2013年7月推出从纽约市到美国度假胜地汉普顿斯的出租车和直升机服务,价格都是3000美元。此外,优步还进军快递送货服务。优步公司入选《今日美国》2013年度科技公司。《华尔街日报》2014年12月5日报道称,优步获得了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者包括卡塔尔主权财富投资基金。中国的百度也计划向优步投资。目前,优步的市场价值到达了410亿美元。
优步向全球发起“闪电战”,已攻下200多座城市
由于绕开了监管,没有高额的牌照费用,优步以优质的服务和公道的价格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很快席卷全球,占领了很大的出租车市场份额,撼动了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出租车行业。根据优步公司2014年12月16日发布的数据,优步已攻下了53个国家的200多座城市。法国巴黎是优步海外扩张的第一战场,优步从2011年12月起在巴黎运营。此后,优步发动“闪电战”,迅速在一座座城市登陆:2012年3月在加拿大多伦多,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2012年11月在澳大利亚悉尼,2013年1月在新加坡,2013年8月在韩国首尔(在首尔宣布使用优步免费打车),2014年3月开始袭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2014年8月在波兰华沙,2014年10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传统出租车行业对优步的反击
为了抵御优步的进攻,很多城市的传统出租车从业人员抱团向政府请愿,要求封杀优步,理由很简单:优步没有出租车牌照,属于非法载客。
目前已明确对优步说不的国家和城市有: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加拿大的多伦多,印度的新德里、海得拉巴市和卡纳塔克邦,菲律宾,南非开普敦,泰国等。
优步公司聘请大量熟悉本地法律的专业人员,以钻法律的空子,而且战术灵活多变,让一些城市的政府颇为挠头,即使想封杀,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伦敦市长就无奈地对要求封杀优步的出租车司机解释说,虽然很同情他们,但封杀优步找不到法律上的依据。
2012年1月,美国首都华盛顿查扣了一辆优步出租车,理由是没有出租车牌照,属于非法运营。结果,华盛顿的优步用户发起了声援优步的运动,逼得市议会不得不在7月投票对此表决,表决结果是:优步经营模式合法。
2014年3月17日,西雅图市议会投票决定限制优步等类似的打车软件,这激起使用打车软件居民的愤怒,立即发起了36000人的请愿,要求对此全民公投,而优步公司为进一步获得民众支持,拿出50万美元资助用户。
从2014年11月中旬,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对公众称,优步出租车非法,而且也不安全,没有保险,乘用优步出租车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因为你不知道方向盘后面坐着的是什么人。优步公司财大气粗立即回应,为每辆出租车购买了500万美元的意外责任险。
2014年5月6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出租车服务管理委员会宣布,向优步出租车司机开出了很多违法警告和罚单,每次罚款1723澳大利亚元。布里斯班新闻网2014年11月19日也报道,从2014年8月起,昆士兰州执法部门对62名没有商业载客牌照出租车司机罚款17万澳大利亚元。但优步针锋相对,给所有优步司机发“安民告示”:罚款无所谓,优步公司给报销。
2014年8月28日,德国法兰克福法院根据德国出租车协会的集体诉讼请求,宣布优步必须立即停止运营,该禁令在全德国有效,违者每次载客罚款25万欧元,并对优步的德国公司雇员处以6个月的监禁,另外还对公司罚款。但在2014年9月16日,法院又撤回了这项裁决,理由是诉讼程序不合法,按照程序法,应该在优步在德国开始运营的两个月内提起诉讼,而优步是2014年4月在德国开展业务的,该案件是在8月份提起诉讼的,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
从纽约市对出租车的管理和优步打车软件引发的世界范围出租车行业的震荡可以看出,政府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出租车早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打车难和“黑车”泛滥的原因就是出租车数量不足。所以,政府应尽快开放出租车市场,降低准入门槛,不再限制出租车数量,而是交给市场去调节。
打车软件好比是热兵器,传统出租车好比是冷兵器,如果让两者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后者根本不是前者的对手。打车软件深受民众欢迎,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到不能倒了。对这种创新出租车服务模式,政府只能立法规范,而非一禁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