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不能随意用“世界”“中国”的名头唬人了


  社团不能随意用“世界”“中国”的名头唬人了

  李华新


  综合民政部官网昨日公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1998年版本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对比,记者发现,此次条例明确“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字样的社团必须经严格批准,地方性社团不得以这类字样命名.(2016-08-02 02:30:37来源:新京报)

  不按规定公开信息将列入“异常名录”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保俊介绍,对命名为“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等字样的社团进行严格把关,主要是由于当前一些“山寨社团”打着“中华”、“中国”、“世界”等旗号肆意敛财。

  这些名头大的社团,过去的行为的确是欺骗了不少人,而且是这些山寨社团在成立之后,一点世界的事情也没有,打着这个旗号就是为了骗人钱财。一个时期以来的确也忽悠了不少人。再就是在香港等地注册的一些社团,也往往是暗藏骗技的。在香港注册的国字头的社团到了内地活动后,内地居民很难辨认,难免受骗。对此,民政、统战部门应该与香港、澳门协作,不能允许轻易注册这种唬人的机构。

  在起名上,这些社团惯用的伎俩就是以“中国”“国际”这样的大字头唬人。据了解和分析名字发现,在这1085家山寨社团里,冠名中国的就有793家,冠名国际的有169家。此外,还有冠名中华、世界、全国的社团。据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的社团连印章都带着五角星。

  此外是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政协礼堂举行的成立的新闻发布会,或是其他的一些借助这些国家名誉的宾馆会场举行的各种会议,也往往颇有诱惑性。这就充分利用了群众对于这些具有官方政治身份的信任。此外是这些所谓的社团不管是冠以何种名头,其目的就是圈钱、敛财,再就是忽悠会员缴纳会费。

  而此种名堂近些年说屡见不鲜。因此对于社团的惯例必须严加管理,对于一些依旧哲哲被注销社团的名义继续从事非法活动的这应该予以坚决取缔打击。不不给这些非法社团留下活动空间。

  此外作为百姓则是必须高度警惕这些冠以世界、国际、中国名头的社团,而比较安全的办法就是到民政部网站进行验证。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曾公开表示,“凡是遇到用政府光环包装自己、打着政府名义开展活动的,绝大多数都有问题。” 这应该是一个验证的比较有实效的方法!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