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琐记(44):西昌·邛海不同于洱海


 西行琐记(44):西昌·邛海不同于洱海

 

2016722日。

去西昌的路上,收到陈宁的微信,说邛海比洱海更美。陈宁是四川人,他的亲戚都在西昌。如果我不是云南人,我大概不会认为洱海很美。洱海本来是很美的。如果不是因为污染的话,洱海会更美。去年去了双廊之后,看不到洱海的美了。因为洱海边上都建了宾馆、客栈,观海楼霸占了观海的海岸。那时我忧虑,总有一天,洱海会成为一个臭水塘。大自然是公平的,你对她好,她会将她的美和善的一面呈现给你;你对她不好,她呈现给你的可能就是恶和丑了。我现在坐在武汉的家里,联想到了南湖。以前南湖很大的,从此岸看彼岸,很遥远很模糊的样子。后来,房地产商们竞相填湖造楼,南湖就变得越来越小。以前我所在楼前不远就是南湖,现在,前面有了一个小区,后来又有了又一个小区。现在从此岸到彼岸,好像一抬腿就可以跨过去了。城市湖泊本来就有调剂雨水的作用,湖面变小了,调剂作用就降低了。今年暴雨,南湖周边新建小区,很多就被水淹。我不愿意看到洱海成为臭水塘,但如果人们不珍惜它,继续填湖造楼的话,她成为臭水塘也不过是不久将来的事情。贪婪的人类是最恐怖的破坏者。

那天从“彝家风味”出来后,就径直往邛海而去。听黑面老板的语气,除了邛海,西昌也没什么别的地方可去了。邛海的形状与洱海也有几分相似,都是长方形的,窄的地方,从此岸到彼岸也不过一两公里。西部地区天黑得晚,我们七点左右到海边,距天黑估计还得一个多小时。湖岸是一片一片茁壮的芦苇,草丛中有咕咕的鸟鸣。有步道从芦苇中穿过,有青蛙在步道边游动。不时看到有大人或者小孩用篓子在捞什么,过去看看,说是在捞“牛蛙蝌蚪”。游人不是很多,湖边显得很安静。远远的有渔船在游动,天空有白鹭飞起又落下,飞去又飞回。再往前走,一艘小小的木船上,正有渔夫在下网捞鱼。

接近邛海公园。步道靠里一侧,有一幢幢花样的别墅,别墅四周,像是私家花园。这些都是私营性质的宾馆或者客栈,有点像我在大理双廊看到的“观海楼”。我对双廊的反感,就在于观海楼,其中的始作俑者,就是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我的反感也不在于富有的人们炫耀式地盖了观海楼,而在于他们盖了观海楼之后就剥夺了我作为游客的观海的权利。在双廊,几乎所有的海岸一线都修建了观海楼,要观海,就只能花更高的价钱住宿到海边客栈。我以为,风景区内的地段,有建筑和观景的双重属性。客栈或者建筑商取得的仅仅是建筑的权利,但建筑的形成却侵占了游人观景的权利。因此,沿湖建筑观海楼,是对权力的滥用,是对公民观景权力的剥夺。当我好不容易辗转来到号称观海圣地的双廊却看不到海景时,我是多么义愤啊。

邛海边的观海楼建设就避免了这一问题。观海楼在步道里侧,有简单的栅栏隔开,保持着相对的安静和独立;观海楼及其附属的花园,设计优美,营建讲究,与周边海景很好融为一体。游客在公共的步道上自由行进,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和阻碍地观赏风景。这样的布局,我以为很好处理了观海楼的私人权利与游客的公共权利的关系,避免了双廊那样的权利冲突。

在邛海边漫步,清风拂面,更有鸟语花香,甚是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