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的激发灵感


 

科研创新的激发灵感

 

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吗?想培养一批学术大师、能获诺贝尔奖的人才吗?想让人生的价值功利千秋、开拓光照寰宇的精神世界吗?建议研究一下我的论文——培养创建和谐世界的人

各级各类的每个教育工作者,各级各类的每个教育工作领导者,都应该自立科研课题:如何创造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培养世界最高素质的人

任务确定之后,方法就是关键。

研究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独立研究与相互交流结合,科学分析与激发灵感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最终看结果,由人民评价,由历史选择。目标激发动力,办法是想出来的,条件是创造出来的,幸福在去目标的路上。

中国的教育问题病根在教育思想:必须由听话教育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转,必须由人的全面发展向提高人生价值和开拓精神境界转,必须由传授知识向训练学习、思考、创新能力转。

思考方法:激发灵感与科学分析相结合。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一般方法,可以用分解法、合成法、发散法、收敛法、对立法、否定法、模拟法、变换法方法的熟练运用,就会形成技能。

激发灵感:用语言、文字、实物、实践、回想、联想、想像、压力、积累,等方法。

拼命地干,不如动脑多想;冥思苦想,不如学会科学思考;科学思考,不如激发灵感

激发灵感实际上就是激励思考,促进大脑产生新的思想。学会运用思考方法,就会实现“一石激起千重浪”,稍有一点启发,就会出现思接万里、浮想联翩,新思想会源源不断地涌现。的方法与技能,尤其是联想的方法与技能,是激发产生灵感的智能基础善于联想的人,灵感多

1、语言激励法(奥斯本法、头脑风暴法):选定议题,确定一位主持人,约请五到八人参加讨论研究,围绕议题自由发表意见和设想,借助思考上的互相提示与启发,收取集思广益的实效能得到很多有创见的设想。会议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左右。会议要明确规定:(1)、强调平等意识。参加会的人都要去掉身份、地位、资历、成就、性别、年龄、职务、关系等差别意识。(2)、强调互补意识。发言要围绕议题、充分发挥、畅所欲言、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不允许讥笑、反驳、批评、否定他人的意见,不允许交头接耳、私下议论,不允许影响他人的积极情绪。(3)、强调开放意识。参加会议要独立思考、解放思想、敢想敢说、大胆设想、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4)、强调学习意识。参加会议,听取发言就是学习,从正、反、合三个方面接受他人的思维成果与启发,做好记录,会后研究,以相同意见充实自己的认识,以不同意见补充自己的认识,以相反意见启发自己的认识,以综合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一定获益不浅。(5)、强调深化意识。在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把认识积极地引伸、扩展、深化、提高、充实、完善。要使会议发言的成果转化为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应由使用成果的人会后继续深入研究。也可以另行组织会议,对这次会议的成果进行分析、整理、评审、加工,取其精华,再补充完善。也可以通过反复讨论,使意见逐步集中、深化,形成可行的、优化的、指导行为的指令信息、思想、意见、方案,做出优化的决策人选应具备与议题相关的信息、知识、技能、智能、素质,并且形成互补互促的关系。

这种激励思考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互补法。类似的激励,还可以运用:相似法、差异法、疑难法、对立法、否定法。组织形式可以与互补法相似,只是第二项规定不同,是交流思想的指导思路不同、思路的方向不同。

互补法的思路是沿着补充、完善、深化走,突出统一、力求兼容相互补充,运用相辅相成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同心协力中建完善。

相似法的思路是沿着类似、类比、类推走,突出共性、大同小异相互类似,运用触类旁通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似曾相识中创新法。

差异法的思路是沿着不同立异改变走,突出个性、各具特色相互不同,运用变则通达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另辟溪径中找出路

疑难法的思路是沿着疑问、困难、障碍走,突出质疑、发掘障碍相互发难,运用逼出见识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克服疑难中求进步

对立法的思路是沿着对立、对称、相反走,突出相反、全力排斥相互对立,运用相反相成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完全对立中求统一

否定法的思路是沿着否定怀疑变换走,突出变换、全面怀疑相互否定,运用物极必反的原理开发新思想从彻底否定中求肯定

各种方法,都是相互激励、激发、引导、诱导、促进思考,充分运用回想(记忆的知识)思想(逻辑的思维)联想(联想的方法)想象(想象的方法)创新(创新的思维)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这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就能实现集思广益研讨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一种思路进行,也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思路进行,也可以多次研讨每次运用一种思路进行,不同的思路相互补充。思路集中容易深化,思路变换容易拓宽。在具体条件下,每种思路和方法,都有它的局限,都有它自身的利弊短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用方案。平时,接受到任何语言信息的提示、启示,都可以运用上述的各种思路进行思考,形成很多新的灵感信息。

广义的语言激励法,是借助语言提供激励信息接受任何语言信息提示、启示、激励,都可以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积极地思考形成各种新的灵感信息。例如:听课、听报告、听演说、听人说话,既要从听的语言表述中,理解表达的内容,同时,只要沿着互补法、相似法、差异法、疑难法、对立法、否定法这六种启发思路积极地思考,就会从中受到启示,充分运用回想、思想、联想、想象、创新、问题这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就会得到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二人谈话、聊天、交流思想,其中就有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谁的收获大,取决于谁会思考,取决于谁在积极地思考。开会讨论,是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积极引导、正确运用,既能收到集思广益的实效,也能收到激励创新的成果。

语言激励法的思考练习:任选议题,自己可以从一句话、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观点出发,沿着上述的六种启发思路积极地思考,充分运用上述的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努力追求最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也可以邀请几个人在一起,交流思想,相互启发,开发新思想。每次把想出的成果都到纸上,反复发挥反复推敲反复分析论证,在反复运用中形成和提高技能。

2、文字激励法,广义的文字激励法,是借助文字提供激励信息接受任何文字信息的提示、启示、激励,都可以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积极地思考,形成各种新的灵感信息。例如:看到一个字、一条标语、一条广告、一付对联、一个书名、一句名言,读一篇文章、一篇报导、一本书,等等,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准确地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同时,只要沿着互补法、相似法、差异法、疑难法、对立法、否定法这六种启发思路积极地思考,就会从中受到启示,充分运用回想、思想、联想、想象、创新、问题这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就会得到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所谓读书的心得体会,包括疑难问题质疑批评,由此想到的内容,都属于这种文字激励的产物。

3、实物激励法,广义的实物激励法,是借助实物、实事、实景、实践提供的任何激励信息(是全部感官感知接受的信息,包括视、听、嗅、味、触、动、冷、热、麻、胀、痒、痛等感知信息),接受提示、启示、激励,都可以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积极地思考,形成各种新的灵感信息。例如:就眼前所见的任何一件实物,不论是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用品,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用品,还是自然存在的蓝天白云、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河土石、风尘雨露等自然景观社会存在的城乡田路、机关学校、工厂商店、楼台殿阁、文物古迹等社会现象,眼前所见的任何个人行为社会实践相互关系,自然与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一方面去认真地感知,力求全面了解它的客观属性,也可以同时听取语言的解说和阅读文字的介绍,最重要的是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积极地思考,就会从中受到启发

触景生情有自发的、有自觉的。自发的触景生情,是由原来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决定的,身临其境,自动的产生想法。自觉的触景生情,是有自觉的意识,充分利用环境条件来开发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从眼前实物实事实景实践开始,遵循某种规律充分联想、自由想象、设想问题。可以沿着六种启发思路积极地思考,充分运用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由此产生浮想联翩、思接万里、信息泉涌、创意无限。对得到的创新思想,再用创新问题的分析方法、识别方法、评价方法,逐步分析、整理、评审、筛选、研究、加工,取其精华,揭示本质,寻找规律,探索可行,优化决策,指导实践。先获得精神产品,再根据需要与可能,创造从观念形态向物质形态转化的条件,把它转化成物质产品实现创新平时,对任何实物信息的启示,都可以运用上述的各种思路与方法进行思考,形成很多新的灵感信息,思维成果多了,自有珍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文字、实物的激励,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因为语言和文字,是对客观实际事物的描述,把对实物、实事、实践的感知,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实物、实事、实践的激励就变成了语言、文字的激励。另一方面,语言和文字与实物的激励又不完全一样,因为在语言和文字的描述中,已经包含了某种程度的理性认识,而实物提供的只是感性认识。确切地说,语言、文字、实物这三种激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任何一种信息作为提示、启示、激励,都可以沿着各种启发思路、运用各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

4、想象激励法, 广义的想象激励法,是借助任何感知的、回忆的、想象的信息作为激励信息感知的包括语言的、文字的、实物的、实事的、实践的信息,回忆的包括记忆中的语言、文字、实物、实事、实践信息,想象的包括想过的、没想过的、现在想到的信息,包括知识、技能、智能、素质的信息,包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事物形象信息。以任何一个信息作为提示、启示、激励,都可以沿着六种启发思路、充分运用六种思考方法开发新思想,会得到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对得到的创新思想,再用创新问题的分析方法、评价方法、识别方法,逐步分析、整理、筛选、研究、加工,取其精华,揭示本质,寻找规律,探索可行,优化决策,指导实践创造从观念形态向物质形态转化条件,实现创新

5、劳逸激励法, 劳会紧张,逸会松弛,一张一弛,才能提高大脑思维的功能,促进创新成果的开发。

灵感经常有,重在善捕捉,捉住不放松,直到全完成

灵感的基础在知识,灵感的思维在联想,激励信息是点火,精力充沛是助燃。

激发灵感、激励顿悟,还可以有许多方法,要不拘一法,多方探索。比如:用对立碰撞的矛盾激励法(与奥斯本方法相反,要相互质疑、批评、发难、争论),围绕目标积累相关(感性、理性)知识,等待认识产生飞跃的积累突变法,虚设险境,使精力高度集中,促进思维的急中生智法,限时完成大量任务的紧张激励法。等等。只要有灵感意识,可以多方面探索,寻找、发现适合自身特点的、常用的激发灵感产生的规律。只要学会思考、学会想,精力充沛,每得到一个信息,都会激发出无数个灵感信息。灵感多了,要靠正确地评价识别进行选择。学会激发灵感,可以充分开发自身的智能,可以有效地借智借力,可以优化决策

回忆与思考:总结一下过去产生灵感与顿悟的经验,分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评价一下思维的成果。

探索与研究:寻找适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的激发灵感、促成顿悟的途径、方法、措施,反复训练,经常运用。

学习与创新: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研究本建议的内容。你相信“思维方式是创新的关键”吗?你相信“灵感能改变你的命运”吗?试试看。

 

按照客观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变化规律进行的思考是科学思考,运用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与问题是科学分析讲科学,就是讲要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必须对具体问题依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是科学知识,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事物的共性)是科学理论。理论只能给出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范围,不能直接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要在结合事物的个性和环境条件的具体分析中找,这就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学科学,是指学习科学知识与科学理论,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类实现预期目标。

201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