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李总理亲自推动的产业转型计划,凡是触网的个股今年都大牛。近日,工信部批准多家航空公司开通机上互联网服务,机上互联网对航空公司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机遇,有望以此为突破口,打通各个服务环节、增加客户粘性,进而向航空出行的前后段服务链延伸,最后有望截流OTA、转型成航空出行相关的全方位服务商。
空中互联网 是唯一没有被巨头攻占的蓝海,独占入口价值优势巨大。
空中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入口唯一。时间和物理维度具备独占性,客户粘性高。区别于地面上的所有互联网接入场景,这一特殊优势是未来抵御互联网巨头入侵的天然护城河,即互联网巨头只能采用与航空公司合作的方式;
(2)流量巨大。中国航空业年旅客吞吐量达4亿人次,年飞行时间近10亿小时,这些独占时间为空中互联网业务提供巨大的流量支撑;
(3)客户ARPU值高。航空旅客无论是商务客和旅游客都是中国最高端消费群体的典型代表,这些高净值客户消费潜力巨大,单用户价值将远远超过一般互联网用户;
(4)大数据实现“精准变现”,航空是最早实现电子票务的行业,拥有大量历史客户信息,可以根据客户等级,身份背景,乘机次数,消费习惯等定向推送内容,实现精准变现。
(5)入口流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014年我国人均乘机比仅为0.27,仅为美国十分之一,预计未来30年航空需求平均增速仍将维持10%以上。
2016年是空中互联网商业化元年,航空互联网将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传统的航空飞行都要求乘客关闭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是一个封闭、枯燥和相对痛苦的过程,航空乘客对空中互联网需求强烈。工信部通过了关于商业航空互联网的许可,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商业运营。对于高净值客户流量最大的三大航而言,提升附加收入占比(国外传统航空占比都在10%以上,而国内三大航目前都在1%以下)、提升互联网直销比例(民航局要求17年直销比例达到40%,目前三大航直销比例在20%左右)、国企改革预期是推动互联网战略不断前进的强劲动力。
航空互联网商业模式展望:构建“平台+广告+内容”空地互联网生态圈。从国外经验来说,付费wifi是主流,如果参照国外10美元/小时左右的收费价格,国内机上wifi收费业务也将是一个千亿人民币的大市场。
但由于国内习惯于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我们认为未来航空互联网主流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前端免费、后端收费”,即用户免费使用机上wifi,而航空公司收入通过平台流量变现的方式得以实现。变现模式主要由广告收入(根据大数据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内容收入(向入驻平台的例如视频、新闻、社区等内容商收费或分成)、电商收入(采取于巨头合作模式,并将有例如空中竞拍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商旅延伸服务收入(机票、酒店、租车、目的地生活服务等)、高端定制收入(针对高端商务旅客提供定制化服务;未来甚至会包括空地社交平台(无论空中和地上只有使用特殊的聊天软件才能进行交流)、生活服务平台(以航空服务为核心,向医疗、餐饮、酒店、出行、娱乐、社交、旅游、购物、保险、游学等其他服务业拓展,为旅客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定制服务)、电子货币及金融平台(基于航空公司积分体系,未来打通所有电商和生活支付环节,航空积分成为新的通用电子货币)等。随着空地互联网生态圈的搭建,航空互联网生态链将是一个千亿乃至万亿空间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