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许智宏院士呼吁正确认识转基因


G20峰会:许智宏院士呼吁正确认识转基因

2016-09-09 09:34 
作者: 王晓易_NE0011
标签: 转基因
转自基因农业网



      
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且无一例外的都经历了凤凰涅槃一般的过程。转基因技术这场绿色革命也是如此,从诞生起就经受了无数的非议和谣言。对此,许智宏院士在最近召开的G20峰会上呼吁大家要科学、正确的认识转基因,而不是将其妖魔化。 

 转基因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应以科学态度对待 

      许智宏院士认为,人类使用转基因产品由来已久,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转基因对人体或环境有害,政府要加大对转基因的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对转基因的接受度。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安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科学问题。因此,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只能本着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才能正本清源,远离谬误。关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108位诺奖得主曾于
629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中称,全球科学机构和监管机构经过反复研究表明,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哪怕不比通过其他方法生产的农作物和食物更加安全,至少也是与之同等安全的。至今从未有过一起关于人类或动物因消费这些产品而引起不良健康效应的案例被确认。而且多次重复研究表明,这些农作物和食物对环境的破坏性更小,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有益。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转基因技术,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为其打上标签。 

转基因食品导致肿瘤、影响生育皆是谣言 

      大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担心和误解,也都无非是围绕着转基因是否安全这一疑问而产生。而产生疑问的原因主要是大众对转基因技术认识的匮乏,而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又太多。特别是网传已久的转基因食品导致肿瘤、影响生育等谣言,一度引起大众恐慌,虽早已被权威机构证明是虚假的,是谣言,但到今天依旧被议论纷纷。
2012919,法国凯恩大学塞拉利尼教授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用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大鼠两年饲喂研究,引起大鼠产生肿瘤的现象。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转基因食品致肿瘤的所有流言也基本来源于此。对此,欧洲食品安全局受欧盟委员会委托对该论文进行了评估,在20121129,欧洲食品安全局作出最终评估认为,该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数据支持,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存在严重漏洞,而且该研究实验没有遵守公认的科研标准,实验结果也自然不被认同。因此,转基因食品会导致肿瘤的说法无疑是一则谣言。至于转基因食品影响生育的说法就更加荒诞了。201022,某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据核实,广西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在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 

 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不良商家利用人们对转基因的误解,大肆炒作非转基因,甚至不惜制造谣言诋毁转基因技术,误导消费者。针对这一问题,在
413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对转基因的安全问题给出权威回应: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评价标准就十分严格,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为其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制定方面,我国也一直紧跟国际步伐。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先生介绍称,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应配套制度的规定,我国实行严格的分阶段的评价,制定了既对转基因产品又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评估的安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已展开,直至获得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证书,期间需经历五个阶段,这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bt汕优63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前后进行了11年的安全性评估。在评估时,除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外,我国还增加了像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因此,不管是从技术标准上,或是在程序上来说,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经过如此严格的体系审批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自然毋庸置疑。 
      
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都是大势所趋,安全的转基因产品除了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能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破坏。因此,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充分认识其内在规律,使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十分必要的。而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们也应该避免偏听偏信,以科学的看待转基因技术,为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

原文网址
http://www.agrogene.cn/info-3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