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观点几乎成了共识:是高房价蚕食、挤压、摧毁了实体经济,因为你可以切身感受城市里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我承认高房价对实体经济有负作用,但并不认可是高房价毁灭了实体经济。
首先,就全国来说,高房价也就存在于十几个城市,其他数百个城市房价不仅没涨,还比2012年前后的高点有所下跌,之所以舆论中都是高房价,这就牵涉到媒体话语权的问题,就像“北京一下雪全国都下雪一样”,掌握媒体舆论的人大多居住在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
其次,高房价主要指住宅/商业的高房价,可制造业用的是工业厂房(不少还在土地成本较低的工业园区),且有职工宿舍食堂,电商的发展已规避了商铺高租金向消费者的转移,所以商铺的死亡是理性的经济选择。
最后,中国的房价上涨起始于2003年后,可房价对实体的挤压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之前为什么很少提呢?
准确的说,高房价毁了实体经济的论调应该是2012年之后的事。八九十年代,制造业一片红火,即使到了2000年,加入WTO后的外贸红利仍然让实业的好日子延续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更是让制造业达到兴奋高潮点。
当经济刺激一过,实体经济立马显现疲态——因产能过剩,所以价格竞争,于是利润一降再降,最终资金逃离,流向利润更高的其他领域,如地产行业,表现出的就是脱实向虚。
这几年实体经济在经济波动周期、人员薪酬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上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一些和制造业、建筑业相关的材料和生产性行业,因为前几年进行的大批量的产能扩张和市场需求的缩减,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加上各种成本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企业生存的唱衰危机。
实际上,实体产业并非出现了行业性危机,而是发展理念和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往的产业链和贸易环节环环相扣的传统贸易和加工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各种个性化和互联网化的用户需求,而这些上游加工制造行业因为对下游的市场、销量、用户情况难以准确判断,也造成了实体经济利润大幅锐减,很多企业入不敷出的现状。
所以,资金脱实向虚是果而不是因,是因为实体经济无利可图,资金才会逃离跑到楼市里,而不是资金流入楼市形成了对实体的碾压,资金是讲利润回报的。由此可见,这几年实体经济确实有些难。
从日线图看,5日10日20日均线系统下行,受60日均线支撑,布林带张口扩大,价格运行在布林带下轨上方附近,附图指标快慢线MACD死叉下行,绿色能量柱放量,KDJ三线指标死叉向下发散,4小时图看均线,K线系统形成M顶形态,但受晚间库存数据影响,也是有可能形成w底形态,重点关注60日均线支撑位。天然气日内走势,在无重大消息面的的情况下,个人依旧看空头趋势,但是今天是周四,所以受晚间的现货天然气EIA库存数据消息面影响,建议消息面一定得慎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