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10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永嘉县志•温序》指出其九误


 

  今年07.30 0348 曾发表 读“清光绪《永嘉县志》(校注本)出版”一文有感:

201012月,由永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的清光绪《永嘉县志》(点注本)由中华书局出版。
  清光绪《永嘉县志》由永嘉知县干张宝琳延聘黄岩黄芬、嘉善戴咸弼、瑞安孙诒让等于光绪五年创修,光绪八年刊行。主纂者黄芬、戴咸弼、孙诒让皆为晚清鸿儒,孙诒让更是清末的国学大师。清光绪《永嘉县志》吸取清乾隆、咸丰旧志的长处,文献宏富,资料精审,编纂者以其博大精深的经史之学,纵贯古今,求实存真,总揽旧志,记述永嘉历史发展之轨迹,展现重大事件之状貌,昭明人杰地灵之内涵,揭示事物变迁之规律,实非当时全国一般县志所能及,是方志中的善本。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历代自然、社会和人文的丰富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 


  2008年,永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清光绪《永嘉县志》进行校注,历时三年,完成对清光绪《永嘉县志》校点任务。该书以校勘为起始,以标点为重点,注释为辅,另加志书评析,采取原文整理、简体横排、疑难注释的方式全方位对清光绪《永嘉县志》进行校注整理,校注整理后的《永嘉县志》共160多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发行。                       (作者:应海龙)

 

    以上是引述:编纂主任应海龙发表的网上文章,不过已经“删除”。

        两个月后,前(29)日有机会借得黄璞同学处精装本《永嘉县志》上、中、下三册.

    

其封面“永嘉縣志”毛笔手写四字,而“”“ 兩字,严肃地说是“异体(实为错别字)”?! 例:“士心”则成志,“土心”非“”矣! 

      昨(30)日,读其卷首温处兵备道温忠翰的序文,发现讹误(详图一):

       

                                                                              图 一

    该序原文(详下附)421字。现添加了标点为520馀字符,九处须更正。以次说明:

  1、是“無”,简化“无”字。该文第五行“筹金无所出”类此。

 2,原文 “餘” 字,宜简化作“馀”字。免得与“(我)”“(姓)”混淆。

 3,“得”字之误。

 4,“本”字之误。

5,“之”字之误。

6,(肰(ran)),古“然”字。全句“灿然厘然,咸备此又叹……”;,采用徐君崇统之说法:改原“”为“”字。

         7, 原文 “餘” 字,宜简化作“馀”字。免得与“(我)”“(姓)”混淆。

         8,“立”字之误。

         9,“益”字之误。

 

永陵按:许多读者自然不太会“注意”这些错别字!

但我们“永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就须要认真从事了。按“国家出版总署规定的出版物容许错别字率上限为万份之三.”的规定来衡量,以上是三万字才允许的上限误值!以“出版物容许错别字上限为万份之三”计,为57.69倍;如果以原文421字计,则为71.26倍。差距实在太大!

为了让有兴趣的读者便利些,特地将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温忠翰先生书写刻版三叶六面复制附后,作参考。现在(19时整)准备在主页发表本文,从网上发现 已经“徐君崇统”  2016-01-06 10:11  1224 次阅读了 读者可以另行参阅,在此不作赘述。

       

        

        

 

                                        2017年国庆节   黄永陵 于温州知省斋 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