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价稳定对于其它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价格相对稳定,那么,价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商品价格变动的信号来组织经营,可以使经济在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增长。假设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波动完全可以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那么,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于该商品的需求出现减少,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在这种价格信号引导下,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该种商品供求保持相对均衡,使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使一定时期商品生产不会由于供给过多而导致大量的浪费。反之,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对于商品的需求开始增加,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在这种价格信号引导下,会通过增加商品供给数量的方式,实现商品的供求平衡。其在使商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确保了新增的商品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从商品价格变动对于市场供求数量的调节来看,在商品价格变动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关系的强势有效市场的假设条件下,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不断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经济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与社会生产的目的保持相对一致,使市场通过经济增长实现了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经济增长表现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
反之,在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商品的真实供求状况,在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如果商品生产者根据商品的涨跌情况来组织生产,那么对于那些由于投机性资金或行政干预而导致价格上涨的商品,由于其价格上涨不是由正常的市场需求增加所带动的,因此,商品生产者若根据价格信号,增加这些商品生产规模,那么,随着投机性资金的退出以及政策红利的消失,商品生产规模扩大所导致的市场供给总量的增加,在导致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同时,还会使商品大量积压,从而导致一定的浪费。当非正常因素导致商品价格下跌时(如气候变动等非正常因素作用的结果),在“逐利”机制作用下,商品生产者会在价格信号引导下适当减少这部分商品的生产规模,从这部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看,由于其商品价格下跌是非正常因素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对于商品真实需求减少导致的结果。因此,对于一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而言,商品生产者在非正常因素所导致的商品价格下降作用下所做出的减产决定,将会导致商品生产周期内商品供给的相对不足,从而使这部分商品的市场需求得不到很好地满足,使市场不能很好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当然,从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如果构成商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要素是可再生的,那么,商品生产成本必然会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出现下降,由此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由于在这种条件下商品价格的下降,是生产力发展导致商品生产成本下降的结果,而不是商品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因此,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根据“价格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实施宏观调控的调节对象。相反,如果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而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价格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向市场注入增量信用货币资金的方式,维持商品价格稳定。那么,其虽然实现了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价值总量的增长,但是,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生产力发展给予其带来的好处。相反,受增量信用货币在各个生产环节分布不均等、各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程度不一致以及增量信用货币获取机会不均等等因素影响,增量信用货币的发行在增加社会信用货币供给总量的同时,还会使各行业商品价格由于增量货币供给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导致商品比价关系出现进一步混乱,由此会引起国民经济结构的失调。
就此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所实现的“价格稳定”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指对由于商品供求关系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价格波动,通过中央银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实现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因此,建立在市场价格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其一方面不会由于供求失衡而导致商品供给过剩或商品供给不足,从而确保了市场价格稳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供求基本平衡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有效的供求调节所导致商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市场主体在“逐利”机制作用下所寻求的利润最大化,会使其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既有商品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二是通过在新兴领域进行的有效创新,通过新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市场潜在需求和新兴需求,从而使技术创新的市场主体凭借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这两方面的技术创新无疑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若考虑技术创新所导致的商品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以及新产品供给不断增加的上述两个结果,在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呈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所引致的传统行业价值总量不断减少以及新兴行业发展所增加的价值总量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以信用货币作为价值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长。从使用价值角度分析,在传统行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新兴行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实现的使用价值总量和结构的增长,一般是在传统行业商品的既有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条件下,市场主体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通过供给规模的调节,使传统产品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实现供需平衡;与此同时,通过对于新兴产业产品供给的不断增加,满足新兴市场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在新兴行业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引导下,新兴产品的供给会不断增加,由此不断满足市场对于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就此而言,从有效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使用价值结构来看,有效的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传统行业商品供给数量相对稳定和新兴行业商品供给数量不断扩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