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用量猛增,命脉将攥在谁手!?
过去20年中国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20年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黄金时代,各大公司和机构纷纷预言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大增,环保愿望促使大幅增长天然气进口量,未来有望取代石油的“霸主”地位。
《2017年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058亿立方米,天然气用气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大约涵盖中国五分之一人口。不过,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仅为6.4%,同期世界范围内这一数值为24.1%,未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仍有巨大的需求潜力。
国产天然气产量长期难以支撑天然气消费需求,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成本的命脉将攥在何人之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有关新能源和进口天然气替代产品的研究应当加快加强谋划。
2016年我国共进口721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35%。相比之下,2015年共进口天然气614亿立方米,占总消费量31.8%。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很有可能继续拉大。
201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加6.6%,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幅仅为1.7%。相比于日渐萎靡的石油,天然气正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未来天然气有望成为新的能源主宰。 当前,全球十大天然气大国分别为:伊朗(34万亿方)、俄罗斯(32.3万亿方)、卡塔尔(24.5万亿方)、土库曼斯坦(17.5万亿方)、美国(10.4万亿方)、沙特(8.3万亿方)、阿联酋(6.1万亿方)、委内瑞拉(5.6万亿方)、尼日利亚(5.1万亿方)、阿尔及利亚(4.5万亿方)。天然气大国半数位于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对中国而言,保障天然气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增大,而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在国际市场构建稳定的天然气来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提高天然气的潜力,使其价格降低到与煤炭和石油有竞争力的水平,必须改革天然气市场。液化气市场越灵活、价格越低,中国天然气进口商的利润就越高。
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2017年能源展望》也对中国能源业作出了预测。该公司分析师认为,到2035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占比将从64%(2015年)降低到42%,天然气消费占比将升至11%。未来18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增长61%和186%。报告作者认为,大约再过2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
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天然气市场的地位将与这几年来它在石油市场的地位看齐——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主要消费国。这些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政策、国际市场供给、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一系列因素。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向中国铺设年运力380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原称“阿尔泰线”)和萨哈林管道总运力应与“西伯利亚力量”相近。但由于中方正在研究液化气供应计划,这些管道项目存在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还有自己大规模开采的意向。(编译/贺颖骏)
资料图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工铺设(2015年6月29日摄)。新华社发
随着政府加强治污行动,包括对重型柴油车辆的管控,液化天然气(LNG)卡车在中国的销量今年有望创下新高。
中国玉田县,这个灰突突的小县城,把从北京通往海边的公路一分为二。载重40吨的大红色液化天然气(LNG)卡车,比柴油车污染少、运营成本低。
天然气更环保,几乎没有污染物排放。
在中国目前正在运营的载重40吨到49吨的600多万辆重型卡车中,LNG重卡占4%。中国的货物运输量为430亿吨,其中大部分是经公路运输的。
随着运输公司和制造商把目光转向天然气车辆,对LNG卡车的需求正在猛增。使用天然气是克服雾霾的重要举措。LNG重卡在中国的销量达到近3.9万辆,增长了540%。原因之一是河北、山东和天津等北方地区的港口今年开始禁止使用柴油车运煤。中国LNG卡车火起来了,这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动。
除了转向LNG卡车之外,冬季北方更多家庭将使用天然气采暖,而不再使用煤。将对北方数以千计的使用柴油卡车的工厂采取限制措施,一些工厂将采用铁路运输,还有一些工厂将考虑使用LNG卡车。
俄罗斯《独立报》8月29日刊登《中国如何克服燃料短缺》一文,作者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马特维耶夫。文章称,近些年中国经济对天然气的需求猛增,与此同时本国燃料却愈发紧缺。因此国家采取的方针是大幅增加对传统天然气和以页岩气为首的替代能源的开采投资。此外,还将大量资金投入以进口为主的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和再气化设备。
未来中国将累积大量天然气替代资源,所面临的是本国和进口天然气有效来源的选择问题。国家将结构调整自身的能源供应。
许多专家特别寄望于页岩气的大量储备,尤其是四川涪陵页岩气田的高速开采。但页岩气的开采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定,且依赖于对复杂的深地层使用液压破碎法的技术能力,以及成本。涪陵页岩气首先将提供给最近的长江流域用户。中国正在加快开采页岩气和降低进口西伯利亚天然气的重要性之间进行比较。不过没有考虑到供气问题的地域因素,而地域问题具有决定性。
天然气短缺情况在地域上参差不齐。东北和中部地区严重缺乏清洁能源,主要是天然气。问题在于,临近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地区的主要储备即将消耗殆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运送中亚的进口能源或液化天然气相当昂贵,这在批量生产上使用能源时需要考虑,比如冶金业、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交易具有互利性质。但是目前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中国而言并不十分必要,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准备天然气行业的基础设施:中低压配电网、地下储气设施、天然气调整电力设备等等。
此外,中国的天然气需求直接取决于价格水平,因此落实目前的阶段性改革,将国内天然气价格提升至世界水平,将有助于找到供求平衡,包括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
2020年后中国各地区的天然气短缺将分布不均。天然气需求与地区相关联。根据天然气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建设大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事实和各省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潜力。东北为落实振兴老工业基地计划,需要大量天然气。2009年天然气需求量仅为62亿立方米,到2020年时将增至500亿-700亿立方米。中国国内的天然气储备将不足够,因此对进口天然气的需求还会增长。(编译/黎然)
英媒称,当凛冽的寒风今年冬天横扫中国北方时,北京郊区的小房子一直靠煤炉采暖,下个月,只要打开天然气锅炉的开关,家里就会暖和起来。这个锅炉就放在从前放置煤炉的一个黑乎乎的角落里。在漫长的冬天吃力地往家里搬煤的情景,厨房,脸上和鼻孔里全是煤灰。今年冬天会干净得多,也暖和得多。靠天然气采暖的冬天做准备。这是政府为摆脱高污染的煤炭并净化糟糕的空气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这项大刀阔斧的措施涉及将近400万户住家。政府投入巨资安装设备,铺设数千公里的管道,并且为价格比较高昂的天然气提供补贴。
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在今年冬天实施严格的工业和交通控制,同时还着手关停众多燃煤工业锅炉。
环保部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相关城市已经超额完成政府确定的目标,也就是在11月之前有至少5万户住家改为使用清洁燃料。
北京燃气集团铺设超过3000公里的管道,已经为数十万居民接通了天然气。工人们正在挖开主街,铺设支线管道。该管道与从陕西省通往中国东北部地区的绵延数千公里的三条管道之一相连。
这是雾霾笼罩的北京东三环地区(2017年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运输公司10月3日称,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日前签署了一份天然气出口协议,哈萨克斯坦每年将向中国出口50亿立方米天然气。该公司于9月30日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这份协议,天然气运输将于10月15日正式启动。出口的天然气将由哈天然气运输公司地下储气库和哈西部的储气库提供,经由霍尔果斯口岸运至中国。
中哈两国的这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双边友好关系,为深化欧亚地区的贸易和运输关系添砖加瓦。此外,中哈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深。
在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内,工作人员在进行巡检(2015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资料来源:综合参考消息、新华网、中新社等有关报道
参考阅读:
价值中国网 > 新兴产业 > 能源/环境 >
生态能源是循环经济的新途径
翟智高 原创 | 2009-09-23 15:37
http://www.chinavalue.net/Biz/Article/2009-9-23/188114.html
关键词: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摆脱百年来科技和战略落后的最佳切入点。
专栏文章 - 生物科技
天然资源总有枯竭耗尽之时,未来的能源主要靠什么?
http://zhaizhigao.blogchina.com/83098.html
生态能源是循环经济的新途径
作者: 翟智高 | 2005年08月07日20时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