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员工把写作《今日感动》当作了一件快乐的事情。现另录晋级教育企划中心文员魏化坤描述晋级人写作《今日感动》状态的“感动”文章如下——
屈原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写《感动》。
孔子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每日写《感动》,不亦君子乎?
司马迁版:人固有感动,或感动于学员,或感动于同事。
李白版:举首望明月,低头写《感动》。 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就需写《感动》。
元稹版:垂死病中惊坐起,还有《感动》未上传。
高适版:莫愁前路无知己,大家都在写《感动》。
白居易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感动》半遮面。 天长地久有时尽,唯有《感动》无绝期。
杜甫版:《感动》写万卷,下笔如有神。
辛弃疾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感动》。
苏轼版:不识晋级真面目,只缘未读《感动》文。
韩愈版:世有善于感悟者,然后有《感动》;感悟常有,而善于写《感动》者不常有也。
李清照版: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篇《感动》消闲愁。
唐伯虎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全国晋级人,大写《感动》苦为甜。
鲁迅版:世上本没有路,《感动》的人多了,就有了晋级之路。
毛泽东版:天若有情天亦老,《感动》之路是沧桑。
邓小平版:坚持写《今日感动》,一百年不动摇。
爱迪生版:成功的晋级人,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感动》。
元芳版:狄仁杰:晋级人每天都在写《今日感动》,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回大人,我在晋级博客上看。
甄嬛版:本宫昨夜带完托管,身心甚是犯困,私心想若是写篇《今日感动》,必是极好的。
《诗经》版:《今日感动》,可以攻玉。所谓伊人,在写感动。一日不写,如三秋兮。
《三国演义》版:万事俱备,只欠《感动》。
《红楼梦》版:世事洞明皆学问,《今日感动》即文章。
《聊斋志异》版:读成书痴者文必工,多写《感动》者技必良。
这篇文章,虽显粗俗诙谐,不伦不类,且有对伟人的调侃之嫌,但却能形象地反映《今日感动》的内容写作现状——五彩斑斓,涉猎广泛。
“垂危病中惊坐起,还有《感动》未上传”——正是全体晋级员工的这种写作追求。包括本人在内,多年来,坚持每天撰写今日感动,包括春节在内,几乎从未间断(每年365天没写的日子不会超过3天)。我写这些文章,既是总部员工的表率,也是思想建设的载体,同时也是自我修炼和提升的一种方式,也为我的写作积累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是我一生难忘的回忆,也是将来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一份教材。当晋级走向全国以后,我们的今日感动文化,也在全国加盟校中得到推广,加盟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也纷纷提笔写感动,每天同时有上万人写感动。再后来,到如今,今日感动的形式也不断创新,改为写“今日三得”,记录每天得到了什么,写作的内容就更加具体、更加明确、更加言之有物了。今日感动,也开始“晋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