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人与海》有感


 读《老人与海》有感

雄鹰需要搏击长空才能飞得更高,人生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老人与海》中老人那敢于拼博、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同走进故事中去领略其中的精彩。
月亮已完全下去,别的鱼船也下水了。老人的眼神并不好,看不清那些船只,只听见船浆划水时的“哗哗”声。老人做着各种准备,捕捉到的是各种小鱼,期待有一天“大家伙”的上钩。 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四十八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血腥味却引来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
我们从硬汉形象的故事中感悟了什么?
首先,我认为是老人敢于拼博的精神。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面对困难,只要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向它屈服,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
其次,我认为是老人充满自信的品质。自信是获得成功的保证,有了自信就抵御了胆怯和懦弱。《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搏斗,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用舵把来打。这不就说明了人无论怎样,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心。信心就好比是汽车的马达,是汽车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学习的吗?
还有一点,我认为是老人坚持不懈的毅力。任何事都是需要坚持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等,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诺贝尔没有这种精神,那么他不会造福人类;如果爱迪生不做一千次实验,那么我们就可能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电灯;如果牛顿不会为了一件小事而去钻研,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
所以,《老人与海》中老人敢于拼博、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七(20)班   戴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