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走路的呼唤


 平时走路的呼唤

喻建国

健行是我在1985年首创的《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中的一套动作,它能够保证个体在行走上保持良好的姿势,并且通过健行还能够获得心理上的调适。虽然我自己创作了这套动作,但是自己也会在时间的荏苒中忘记了它的存在。昨天走在马路上,走在我后面的妻突然发话:“上身挺直一点,不要佝偻着,难看死了。”我感觉到了自己走路的姿势出了问题,立刻纠正。健行立刻回到了我的记忆中,投入我的视线。它由四组行为组成:第一组行为是头部亮姿,第二组行为是上身成形,第三组行为是意念集中,第四组行为是四肢协调。每一组行为又有四个行为元。

基本行为一:头部亮姿。包含4个行为元:i、头部水平;ii、颈身一线;iii、两眼平视;iv、充满自信。基本行为二:上身成形。包含4个行为元:i、挺起胸膛;ii、收缩小腹;iii、提拎胯部;iv、绘编曲线。基本行为三:意念集中。包含4个行为元:i、双肩平稳;ii、全神贯注;iii、以意运动;iv、运转随心。基本行为四:四肢协调。包含4个行为元:i、自然摆臂;ii、手足交叉;iii、落脚平稳;iv、步履矫健。

我让每一个行为元一一在我的行走上得到落实,妻在后面又发话了:“这下一注意,走起来就像样了。”看来人们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也需要用一种行为规范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能够满足一定的规范。人们在运作自己的行为时常常会在行为持续中忘记该行为应该遵循的运作样式,做油了,做滑了,做得不好了。

    个体日常的精神状态其实也是一种行为态势,因为它经常处于运作中,也常常会发生走样,做油了,做滑了,做得不好了。就像今天我的走路,和自己设计的健行相距甚远,唤醒自己,纳入正轨,需要自己好自为之。

走路也是个体自我完美的一个过程,在走路的过程中自我在连续描绘着个体的动态曲线,就像动画片,要绘制好多幅画片才能形成一个动态。让自己在走路的过程中想到自己正在连续绘制着画片,想到自己要让自己的走路不仅给自己带来生理上的好处,还要让自己的走路为别人带来美感,一个任务落在自己的身上:绘编曲线完美臻。上身成形,胸挺腹收胯提,人的自然曲线得到完美的空间呈现,自我在操作时如同一位画家提着画笔在画纸上绘出具有优美人体曲线的人身像,自我操作时又如同一位绒绣的编结师在用一根根绒线编结出人体优美的空间显现曲线。自我在操作时就该想着自己就是画家就是编结师。除了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充满自信望前程,在眼神的外泻中,在脸部肌肉的收缩与勃发的宣示中,内在对自我的确认,对自我在空间中存在的完满认定,对自我行进在空间中产生高价值的首肯,统统值得充分表达。健行在腿,亮姿在首,外泻在眼,宣示在脸。信心十足,由一个成功迈向另一个成功,由一个胜利跨向另一个胜利。

如此一来,我又走得好漂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