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迷踪拳”与“秘宗拳”之关系暨小结


    余于1963年春、夏早晨,有幸在温州原木器厂(小南门垟头下,原温州第三中学,现“实验中学”对面)的木料堆场上,目睹庄师父闻俊亲自演习过“秘宗拳”与“迷踪拳”套路。继有传承庄师父的许多传统武术相关文献,以及庄师父手书部分资料并妥善保留至今。

20105月加盟“价值中国网”建有“本人主页”以来为探讨“秘宗拳”分享过五题目如下:

今(农历十月初六,11.23 星期四)是庄师父冥诞“二甲三春”初度日。特别拟述以上七年多的探索,综合小结成拙文与大家分享,以示对  庄师父之敬意!

一、庄师父(18941980)是在新加坡期间(19171943曾三次返乡,共计逗留十九年多)担任“中央精武体育会新加坡分会”国术科科长,与霍东阁(1895~)先生有过交集,学得“练手拳”;“秘宗拳”以及“中央精武体育会”之很多套路。1943年庄师父自新加坡回国后,在瑞安、温州生活的三十多年间不懈努力传授所学。因此,温州地区之所以流传有原“中央精武会”传统国术套路,源泉在此。(参见本文后附录三:庄闻俊老师行实

1930年薛巩初所著《技击准绳·丁编》“(霍氏)练手拳”跋言悉:即“迷蹤藝(又称作“迷踪拳”)”派中之一种;而在民十九年世界书局初版姜容樵著《写真秘宗拳》中这样阐述:

第一章  

1、秘宗艺之源流  开宗明义:“秘宗艺者,少林派中一支总名称也。”(略23456、节)

7、论静海霍氏之秘宗艺(如1

     

                                       图 1

因此,霍静虹存疑:“是不是有迷踪拳我也不敢说因为现在需要我传承的这套拳法,叫霍氏练手拳 她尽可释然,“秘宗练手拳”为迷蹤藝派中固有之套路,只是已被改冠“霍氏”两字而已。

 

二、910日晨,网上读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迷踪拳套路”其 《霍氏练手拳》拳谱 ,与八十七年前(1930年)薛巩初所著《技击准绳》中“练手拳谱”大同而有异。详注如下:

永陵按:仔细读《霍氏练手拳》拳谱与《技击准绳》校对,居然有诸多讹误。既然冠名“霍氏练手拳”,就要依照霍氏练手拳精准拳谱来传承演习,连拳谱传成这样,出乎余意料之外!故置疑,据此,焉能演绎“名副其实”霍氏练手拳套路?!

 

附录一:

 

    

                                由第37页··40页首尾拼接图样

   庄师父于生前整理“练手拳”书写于(1970.6.1.启用笔记本125×93×9mm)中扫描

附录二:

  扫描选首尾两页,略去第27页。已经足够说明“秘宗拳”;“练手拳”是各自独立的套路。

 

近访数月,没有找到至今能持续练习上述完整套路者,是我们歉疚 庄师父教诲之处! 

    提供上述 庄师父手书,类似于“纸上谈兵”资料,目的只是让同仁们作研究之参考!

    然而,个人坚信,在广大民间会有高手坚持传承着,只是有待我们去细心“挖掘”了!

 

    附录三:温州市政协文史委2004年十月出版《温州文史资料第十八辑》242244页:

    

        

     

            庄师父,我们深深地缅怀——您!

                         黄永陵  于温州知省斋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