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1
——巧家县新华小学
那年,春节回家探亲,在南京工作的朱儒彦同学也回巧家来看望老同学。大多数老同学都是几十年才相见,就是我这个差不多年年春节回家的人,除了常来往的几个同学外,其它的同学也是最多相遇时打个招呼而也,许多同学都因人事沧桑而相遇而不相识了。就是过去很熟而忘怀不了的老师和同学,有的也是擦身而过也不认识了。特别是我这个只读过小学的人,又从一九七零年七月一直被招工在昆明当工人的人,短短的春节间回来平均十五天左右,老师和同学之间更是生疏了。但对教我识字读书的母校——新华小学是不会忘怀,也不敢忘怀的地方。在我的文学写作当中,母校的有些人事被我写进了我的著作中。但母校的很多人事总是忘怀不了的,如慈父般的
朱儒彦同学说:“在南京老家,总见很多同学集会,自己总是很羡慕。我们也把知道的同学都请来,搞一个同学会。”在他的倡导下,于是,我们也搞了一个主要是同年级的同学会。时间就定在
大家聚在一起主要也就是吃吃饭,娱乐娱乐,也叙叙国事、家事、天下事,但不论聚会时干什么,都会勾起我在母校的许多人和事来。想:母校经清王朝未年、军阀、民国到如今,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沧桑,也经历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许多痛苦,但你始终坚忍着哺育着莘莘学子。如果没有母校,那我们也会象很多人一样成为睁眼的瞎子。
母校——你在清王朝的宣统三年(1911年)诞生,经历了没落的封建王朝,走过了军阀战乱,从国民时代的抗日和内战中走来,在苦难中,你始终是家乡文化的摇篮。
在你的摇篮中,许多人从混沌中渐渐走向清晰。
在你的摇篮中,我们学会认字辨理。
在你的摇篮中,我们学会了许多许多。
没想到今年正月初十的同学聚会时,首先宣布的就是母校今年百岁华诞的十月大庆。
一百年,母校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有的走出了故乡,走向了世界,有的留在了故乡,为故乡的美出着力。不论叱咤风云,还是平平淡淡,在历史的长河中新老同学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一百年,母校在城隍庙中诞生,把虚化的神世界变成人学文化知识的世界,让新文化、新知识的种子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田中发芽开花,从而走出了熊翔、梁智、李国柱、陈朝慧,黎胜、田一超等仁人志士。
一百年,剩下的童年之树,把我们点点滴滴的无形旧事挂在阳光中的树梢上,让我们的思念飘向遥远的岁月与将来;让新来的同学远离虚假,放飞希望,让大爱大善的种子在每一个的心田中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和谐的氛围中,使地球真正走向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和谐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