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2017年11月6日呼吁媒体与政府共享“天堂文件”的内容,以便采取措施打击逃避税行为。
德国政府发言人斯蒂芬·赛贝特表示,媒体披露的“天堂文件”曝光了“避税天堂”的税收结构、操作模式和服务对象,德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他说,此举将为全球税收改革提供动力,以增加税收透明度、打击“避税天堂”。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5日曝光了大量“天堂文件”。据悉,近百家媒体通过调查金融服务公司和离岸公司注册机构的1340万份文件,披露了数百个知名公司、政客和名流的离岸利益,以及通过专业律师帮助避税的行为。
德国财政部和内政部表示,希望已获得“天堂文件”的媒体与政府共享信息,以帮助政府完善税制,调查德国的非法逃税者。
德国司法部长海科·马斯则要求欧盟惩治“天堂文件”所披露的公司和个人,采取更多措施打击“避税天堂”。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11月5日开始公布“天堂文件”,揭露全球政商权贵如何运用境外避税天堂隐匿资产,涉及包括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著名政商界人物及跨国公司。
伊丽莎白女王很快遭到铺天盖地的舆论质疑,虽不是违法行为,但作为一国之君、投资海外避税港是否合适?5日公开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信息公布将持续一周。
相关秘密档案分别来自毅柏律师事务所(Appleby)、新加坡私人信托公司“Asiaciti Trust”、巴布达岛(Barbuda)和马耳他(Malta)等全球19个位于加勒比海、太平洋以及欧洲的隐蔽避税天堂注册文件。密件档案共计1340万份,横跨1950年到2016年,《南德意志报》获得密件后,与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合作,分发给全球67个国家的96间传媒机构,有超过380名记者参与联合调查。
“天堂文件”主要来源之一:毅柏律师事务所(Appleby)。(本文图片均来自:欧洲时报内参)
已经曝光的部分“天堂文件”中,有近50个国家120多名政治人物,体育界和财经界名人均名列其中。这些达官显贵及社会名流拥有离岸公司并非犯法,但在“避税天堂”设置公司、使投资行为避开追踪,很容易被利用来从事避税、洗黑钱等违法行为。
法国《世界报》11月6日发表社论,认为精英阶层的合法避税正在导致民主社会的危机:“‘天堂文件’描绘出的并不是一个与全球经济平行的世界,而是它的一部分。这并不是全球化的反面,而是它的阴暗面。”财富转移伴随的是漏洞和断层,极少数人在封闭和受保护的系统中享受特权。在同一个世界里,精英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合法获得财富,却比普通人更有办法逃避责任和义务。
女王有“强烈的兴趣”
BBC引述“天堂文件”发现,英女王有约一千万英镑(1千3百万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入了离岸避税天堂。
替女王经营其价值五亿英镑的私人地产的“兰开斯特公爵领地”(Duchyof Lancaster)将这笔钱存入了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的基金中。
这些投资并不违法,也并不说明女王没有缴税。但人们自然质疑——英国君主进行离岸投资是否恰当。“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曾对电器零售商Bright House进行小额投资,而该公司让顾客按揭付款,从中征收高额利息,因此被指控盘剥穷人。另一个投资对象是一个叫Threshers的零售连锁店,该店后来破产,令政府损失税款1750万英镑,并造成6千人失业。
英国女王。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表示,它并不参与基金的投资决策,没有证据表明女王对这些具体的投资项目有任何了解。但“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曾说过,它对有可能影响女王名誉的做法或疏失给予“持续的关注”,而女王本人对公爵领地抱有“强烈的兴趣”。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成立于13世纪,负责处理王室资产投资组合。它在事后发表声明,强调所有投资项目有清楚地进行审计,而且均属合法,女王一向就任何投资收益自愿交税。
白金汉宫发言人目前拒绝就此作出任何回应。
“钻空子专家”
值得关注的是,天堂文件所披露的离岸公司以及投资行为都是合法行为。这次爆料文件涉及的主要律师事务所毅柏律师事务所曾经在10月底发表公开声明:该公司“在监管极为严格的地区经常接受检查”。
为权贵服务的律师事务所雇佣了全球顶级的税务专家,他们的专业就是在全球的税务政策中钻空子,天堂文件就披露了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苹果以及Nike等企业,如何挖空心思避税。
离岸律所毅柏位于著名避税天堂百慕大哈密尔顿的办公室。
据介绍,全世界跨国集团的盈利中有40%因被存放在避税天堂而不支付任何税赋。这对全球范围来讲,是一万多亿欧元的税款收入,对欧盟来说,是一千多亿欧元的应征税款,其中法国每年因企业逃税而遭受的财政损失就超过两百亿欧元。
链接:避税天堂
避税港(英语:tax haven)指的是税率很低、甚至是完全免征税款的国家或地区。利用这种方法到底算是避税还是逃税,难以一概而论。
成为避税港的地区一般是小型岛国或缺乏天然资源的所在。成立避税港能有效吸引外国资本,从而发展本土基建和经济。由于外国一般难以追查、取缔成立于避税港里面的活动,犯罪份子有可能把其犯罪资金大量引入避税港,这通称为“洗黑钱”。
英国女王资金所在的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群岛都是世界著名避税天堂。2009年开曼群岛注册避险基金总规模高达2.3兆美元,居全球之冠,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列为协助非法避税的黑名单地区。
百慕大拥有发达的国际商业经济体系,是不少外国公司的离岸金融中心,现今共有超过1500家免税公司和国际公司在百慕大注册。
涉及英美人物最多
“天堂文件”涉及美国的最多,若包括客户、公司及实体共31180个,英国其次,14434个,百慕大第三,12017个,加拿大排在第七位,涉及3176个。其中已知的重大曝光内容如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II)私人投资约1000万英镑在开曼群岛与百慕达的基金,这些基金将这笔钱转投资到许多事业,包括被控剥削穷人的零售商Bright House。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是船务公司NavigatorHoldings股东,这家公司的大咖合作伙伴,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女婿沙马洛夫(Kirill Shamalov)投资的公司。
加拿大总理杜鲁道(JustinTrudeau)的最大募款人兼资深幕僚布朗夫曼(Stephen Bronfman)和前参议员柯柏(Leo Kolber)合作,把约6000万美元转到境外避税天堂。布朗夫曼是饮品企业西格兰(Seagram)的接班人。
三名加拿大前总理深陷其中,包括前自由党总理克里靖(Jean Chrétien)、前自由党财长并短暂担任总理之职的马丁(Paul Martin)以及前保守党总理马罗尼(Brian Mulr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