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胡雪岩,恐怕商界人士或者做生意的、财经人士等等,都不陌生。其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其可悲的是少年家贫、中年发迹、晚年凄惨!其一生犹如现代的一比较刺激的娱乐项目---疯狂过山车,不仅没能像其他家族如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传承400年之久,而是在其62年的人生之路就经历这种大起大落!
讲胡雪岩,无法绕过左宗棠左大人,两个人可以说,互相成就了自己。但二人都深知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基本上谈不上私人交情,因为毕竟两个的人生之路本来就是两条平行线,只是太平军的出现让这两条线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出现了交集。这样就不难理解,在胡雪岩被抄家时,一边是胡绝不肯亲自去找左为自己求情,一边是左也不会去救胡。不是绝情,而是本就没有交情!
胡本人为人正直,能白手起家,其个人才能可见一斑,无奈其在处理官商关系或者政商关系时,出现了偏差,或者那个晚晴的政府本身也有体制上的重大问题,不适合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家的生存和发展。而现在被习李政府高度认可的企业家群体及企业家精神,大发异彩,这才是民之本、国之根!
《戒欺》: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 ,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