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引进美国每月千分之三房产税机制?


 为何不引进美国每月千分之三房产税机制?

----------一位才从美国带孙子回来的朋友对我国还在研究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一位朋友联系我,说她从美国回来了;聊天后才知道原来她到美国带孙子八个月了,因为签证不得不回来。我就问她的孩子在美国是否买房,她说她是会计;计算后发现在美国社会买房与租房的支出差不多,所以美国人都把房子当成居所而不是投资产品。正因为如此,他说他儿子从芝加哥调到加州工作后就没有保留当地的住房;因为美国社会千分之三的月房产税根本就是叫你无法作为产品,所以美国社会上下全部都知道房子是住的。这位朋友说她不明白,既然我们社会定位房子是住的而不是炒的;为什么不学习美国社会的房产经验,因为人家社会没有那么多不同定义的住房;但人家社会的任何房子都是住的,因为就是这税收政策使所有的人都知道在美国的房子是住的;所以中国的炒房团只有在美国社会交学费的份,因为这就是房产机制的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在毛泽东时代的住房也是住的,所以分配住房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主旋律;由于存在一些分配不公的问题,所以我们社会开始了住房改革。然而住房改革近四十年了,我们社会的住房不公问题不仅没有丝毫改善;反而形成了住房两极分化。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社会拥有住房的人能有几百套住房;而没有住房的人却一套住房也没有。正是这样的两极分化,所以中国住房永远是刚性需求;因为没有住房的人永远是社会的主力军。也就是说即使将中国大地全部修建成住房,我们社会依然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没有住房之人的居住问题。因为我们社会没有住房的人全部是体制外的人,而体制外的人全部是自谋出路的人;所以这些人不仅没有钱,也没有特权房;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

在住房两极分化的社会,我们社会竟然是不断出现‘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中国特色;然而可惜的是没有任何一次解决了住房两极分化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国社会住房五花八门的特色现象。看今天的中国大地,有能自由买卖的商品房;有不能买卖的特权房,还有毛泽东时代留下来的现在依然由老百姓居住的小产权房,更有农村宅基地上的五花八门住房。如在我们鄂州农村,既有占地几亩的豪华型别墅;也有老百姓居住的土坯平房,更有老百姓居住倒塌的住房。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不需要上门登记什么财产;就从空中拍照就能发现今天的中国大地是两极分化。所以老百姓盼望学习美国的房产税,这样将使多住房的人多纳税;而没有住房的人则应该得到政府的住房补贴。因为在我们今天这住房公积金的社会,体制外的人是没有住房公积金的;所以没有住房的人刚好也是没有住房补贴的人,这才是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最大悲哀。

是啊!如果我们学习与运用美国社会的房产税机制,取消所有的住房身份;任何住房全部按照评估的资产每月纳千分之三的房产税。如果没有住房的人,则由政府直接按照每人30平米的住房补贴;从而真正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的。因为这千分之三的月房产税铺开,任何富豪也交不起这房产税呀。如当年刘志军拥有334套住房,他能有多少钱来交这房产税;这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回归到房子是住的社会了吗?

为什么我们社会不会学习美国社会的经验,归根到底是我们社会在住房上已经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一个是拥有多套住房的资产阶级,一个是没有住房的无产阶级。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拥有一套住房的近似的无产阶级。然而在这泾渭分明的对立阶级中,无产阶级没有任何人是参政议政的;更没有无产阶级是决策者。正因为如此,决策者是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还是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社会的资产阶级住房越多,则越不可能实施房产税;因为这直接影响的是这些人的自身利益呀。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永远高谈阔论住房改革;然而我们的住房问题永远却又是那么明确,这就是中国特色。就如同我老家鄂州农村的政策,你当年在农村修建的住房我们不征用;所以也不赔偿。但我们决不会允许你没有农村户口的人回来修建这住房,于是住房倒塌了;这历史问题也就解决了,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呀。我们现在对待住房也是这样的态度,没有住房的下岗人员已经进入死亡期了;等到下岗人员全部都死完了,我们社会没有住房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