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
在第一章节中说过,罗辑思维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社群经济体,而是粉丝型的社群。但在罗胖的社群搭建中,认知期和品牌期感觉是一瞬间,自然而然发生的一样,不会让你有休息和思考怀疑的时间,罗辑思维这个粉丝型的社群一下子就这么传遍全国了,火了,罗胖个人的IP一下子塑造起来了。后来我分析原因,他的展现形式(视频+音频)及他倡导的一些理念,是非常有时代认同感的,尤其对8090。他的视频内容深深抓住了这代人的求变求独立求个性的痛点,又有每天的早起60秒,扎心的跟你玩,陪你玩,让你一步步觉得确实“有种,有趣,有料”。
尽管罗胖做的这么到位,但真正落实到每个会员自身的成长,却是微乎其微。有调查显示,跟着罗辑思维两年下来的会员还是跟两年前一样,虽然懂了很多,看了很多,但没做,没行动的更多,最后还是一无所得,仅获得了一个精神上的满足。即使后面罗胖把社群会员分为高级会员和一般会员,用掏钱入会的方式筛选真爱会员,试图加强跟社群会员的互动。直到2016年5月推出知识分享平台“得到”app,2017年5月18日,得到App在北京举行“001号知识发布会”,标志着,罗辑思维成功转型为“得到”社群品牌,力图打造社群生态圈。
秋叶PPT
秋叶团队是致力于在线教育的互联网社群,定位在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社群认知初期,最初他是以PPT作为切入点,吸引相关爱好者。这种以产品导向型的社群,借助产品非常快的成长起来,毕竟产品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所以社群的成长期阶段,PPT爱好者很达到一定数量后,秋叶发现维护起来有些太耗精力,决定把社群分核心群和学员群,分批分人分精力管理,针对不一样的群,从群规,入群仪式到社群架构以及群维护上都不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社群运营思维,当然,秋叶老师并没有让两个群断裂开,他们有个群功能:答疑服务和定期分享; 从学员群中筛选出优秀的人才纳入核心团队,进行培养。就这样,在秋叶主导、群员分工的协作下,经常跟金山、美的、万达等知名企业合作,很快成为了PPT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社群品牌团队。
新生大学
2015年11月23日。李笑来发起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预售,至2015年12月25日,们购买人数达1700多人。2016年1月中旬,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投了为新生大学开发APP的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微信公众号“新生大学”开通,截至2016年3月31日,订阅人数约6万。2016年4月15日,新生大学的APP上线。正式上线之前,付费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700名。
在社群认知期,很大一部分学员都是李笑来个人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导流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认同后,李笑来开启社群成长期的搭建,也就是付费社群“共同成长社群”,这一批用户较之前的公众号粉丝更为精准,成功转化后的学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李笑来个人品牌的崇拜和信任。 这种会员的筛选沉淀,为后续的社群规模复制和传播打下了好的基础。
看完三个社群案例解析,如果你也喜欢社群,新媒体,记得点赞分享,并且一定一定要私信米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