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将赢来蓝海一片


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可以从多方面去考量。其中有一方面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家庭环境和区域环境导致的阶层固化现象。


 

家庭环境和区域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重要的是不能影响太甚,不可以普遍固化。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解决相应问题意义重大。


 

什么是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就是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住房方面,使得人们分离为房奴阶层与非房奴阶层,非房奴阶层还有一部分成为房产食利者阶层。户籍则把人们分成都市人口、小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等。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政策性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得以妥善解决。


 

先谈住房制度。住房本来是消费品,但荒唐的经济学视为投资品。这个问题在我学习经济学时就一直疑惑。然而经济学界会认为不理解、不知道这一点简直就是稚嫩浅陋和无知。2008年,我在《美国因房而危教训与中国因房而兴方略》一文,正式指出了经济学的这个问题,并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理论根源进行了剖析。如今,中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可以说正本清源了。


 

这个定位明确了,房价严重背离成本的荒唐结果也就吹响了丧钟。但既得利益者,会编造致命影响经济运行安全等耸人听闻理由,阻碍住房政策的调整。我相信最终不会依这些既得利益者的意志为转移。


 

关于房价问题,我已经写过不少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翻看我的公号文。这里只强调指出:房价膨胀,是阶层固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万恶之源;房价跌不破成本就是安全的,所有担心都是鬼话。


 

至于户籍,更是政策直接决定的。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迁徙自由,将是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新动能。也将是扫除区域环境导致的阶层固化的重要前提。这方面的任何规划和限制都是未经历尝试和实践的拍脑袋之举。不可以自以为是地低估人类自由迁徙的理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于这方面形成的思维定势应该不断地反思。


 

好多人认为,中国的改革红利已经有限,但我认为只要解决好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就还是蓝海一片。


 

如何才能让任大炮闭上嘴
 

十九大报告有关房地产的两点提法
 

究竟是颠覆认知的震撼雄文还是混淆视听荒谬至极之论?

关于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议

过度扩大容积率可能是不经济的——兼与姚洋教授商榷
 

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叫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刍议
 

驳斥“跟高房价握个手,化敌为友”一文
 

专家醒世危言更显我方略超群
 

谈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北京会成为地主和土豪的天下吗?
 

因卖地出现的土豪村反思

房价是政策成败的标志 ____兼与连岳先生商榷
 


首发于本人公众号:gongxiangzhiku  昵称:共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