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散户退场机构进场”现象


    2月8日,中登公司公布的《一周投资者情况统计表(2017.01.23-2017.02.03)》受到市场方面的极大关注。数据显示,截止2月3日,AB股持仓投资者数量为4993.61万人,跌破5000万关口,这也是近20个月持股投资者数量首次跌破这一关口。
 
    而根据之前中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6月的月报数据中,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自然人有4359人,而2016年12月的月报则显示该项数据为4680人。至于机构方面,在2015年6月月报中,持股市值1亿元以上的数据为9817家,而2016年12月月报所显示的数据为10009家。将这两份月报数据进行对比,投资者不难发现,截止2016年末,持股市值超过亿元的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越之前牛市顶峰时的水平。为此,有分析人士称,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关口,意味着散户在退场、而机构则在进场。
 
    对于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关口一事,是否可以理解为散户在退场、而机构在进场呢?恐怕不能作出这般简单的解读。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一个是2016年末的数据,一个是今年2月3日的数据。而实际上在2016年末的时候,持仓投资者数量并没有跌破5000万大关。当时的数据为5043.66万人,较2015年6月19日,持仓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5000万达到5034.96万人时的这一数据并没有下降,相反略有增加。
 
    而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主要是今年1月份的事情。进入2017年,新股维护“一日三新”的高速发行节奏。在新股高速发行的这种背景下,一些投资者选择了用脚投票。以至持仓投资者数量出现了“四连降”。1月6日为5034.29万人,1月13日为5024.44万人,1月20日为5007.52万人,到2月3日降至4993.61万人。很显然,持仓投资者数量跌破5000万是由于新股高速发行造成的。而2月3日的数据并没有提供亿元市值投资者的变动情况。因此,简单地认为散户退场机构进场是缺少依据的。
 
    当然也不排除散户退场机构进场的这种可能性。因为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其实是会经常出现的。在行情低迷,投资者赚钱不易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投资者亏损的情况下,散户对市场的信心容易发生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容易受情绪的困扰,而选择退出。而机构投资者则相对理性,加上机构投资者可以调动的资金相对较多,所以这个时候也是机构投资者加仓进场的时候。不过,这并不表明机构的这种操作都是对的,在行情长期低迷或极度低迷的情况下,机构的这种操作也会出现阶段性的亏损。当然,从长远来看,机构这种操作的胜算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低迷行情对散户利益的损害。而就今年的实际情况来说,则是IPO高速发行对散户利益的损害。
 
    而就持股市值超过亿元的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越之前牛市顶峰时的水平这一情况来看,固然有机构与大户看好市场后市的原因,毕竟目前A股市场的点位并不算高,中长期风险并不太大。不过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正视:那就是“打新”。因为去年新股收益丰厚,而参与网下“打新”又是有市值门槛设置的,比如起点是2000万元市值,目前已抬高到5000万元市值甚至更高。因此,为了参与网下“打新”,以博取打新股收益,这也吸引了大量的亿元市值账户的参与。所以,对于所谓的“散户退场、机构进场”现象需要予以正确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