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历史可以说开始于前9世纪,当时现意大利有意大利部落出现的最早叙述记录。从语言上,他们被分成奥西人(Osci,在罗马时代坎帕尼亚「Campania,意西南海岸」和拉丁姆阿迪克图姆「Latium adiectum,意中部」的一个意大利民族),翁布里人(Umbri,古意中部民族)和拉丁人(Latins,居住在意中和中南的一个意大利部落)。后来拉丁文化成为主导,因为约前350年罗马作为一个强大的城邦出现。其他前罗马文明包括大希腊(Magna Graecia),当时的前8世纪希腊人开始在南意定居并持续直到前3世纪,也有伊特拉斯坎文明(Etruscan civilization),从前900年到前150年在半岛中部繁荣。
罗马帝国后来统治了西欧和地中海数世纪,为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中一些导致了西方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保持中心地位。在罗马476年衰落后,之后的千年意大利保持众多城邦的分裂状态,最终沦为外邦统治。在意大利半岛最终被解放并在19世纪统一前,部分意大利被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和拿破仑的帝国吞并,同时教廷维持对罗马的控制。
新的意大利王国建立于1861年,快速地现代化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意大利帝国),殖民了非洲的部分和沿着地中海的国家。然而这个新国家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南方)仍是乡下并贫穷,引起了意大利离散(Italian diaspora,大规模迁徙)。意大利在一战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成为了赢的一方。然而不久之后,这个易碎的自由国家因为贫困、暴力和社会不安崩溃:由贝尼托穆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接管并建立了一个独裁专政。意大利在二战中加入了轴心国,在1943年一场驱逐穆索里尼的君主派政变后陷入了血腥内战,1943年向同盟国投降并加入它们一边,所以1945年最终赢得了对抗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战争。
1946年因为一场公民投票,君主制被废除,且1946年6月2日经历了意大利共和国的诞生(意大利宪法公民投票「Ital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46」)。1950年代和1960年的,意大利经历了一个快速现代化和持续的经济成长时期,称意大利经济奇迹。这个国家在西方民主力量中回到了国际政治舞台,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后来构成欧盟)、联合国、北约、7国集团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意大利现在排为一个重要的地区力量。
名称起源“意大利”(Italy/意大利亚「Italia」)一名能追溯到半岛的古代,尽管它最初是被希腊定居者为南意的中下部地区而设计。这个名字的神话根源提到了一个叫意大鲁斯(Italus)的一个传奇古代国王,尽管一个更可能的起源是来自奥斯坎语(Oscan language,奥斯人相关语言)VíTELIú,意为幼牛之地,因为意大利自古代就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国家。在晚的多的时候,征服中的阿布鲁佐(Abruzzo ,意中)地区的意大利部落把意大利亚这个名字施加在罗马共和国上,罗马共和国集中于科菲尼乌姆(Corfinium,罗马东)地区。有意大利亚字样的硬币被一个前1世纪与罗马竞争的意大利部落(萨宾人「Sabines,生活在古意中亚平宁,也在罗马建立前居住在阿涅内河[Aniene,意中西部]拉丁姆[Latium,是意大利中西部的一个区域,在那里罗马城建立并成长为罗马帝国首都]的一个意大利部落」、萨姆尼特人「Samnites,南或中南意部落的人」、翁布里人和其他人)联盟铸造。到奥古斯都(前63-14年)皇帝的时候,现意大利作为帝国的一个省份包括在罗马意大利中。在西罗马帝国(285-476年)衰落和伦巴第人(Lombards,从568年到774年统治意大利中的一个王国的一个日耳曼部落)入侵之后,意大利或意大利亚逐渐成为了半岛上出现的各种主权实体的总称。
考古学家马西莫帕罗提诺(Massimo Pallottino)声称这个名字实际上源自迁入卡拉布里亚(Calabria,意南海岸)的意大利部落。希腊人逐渐使用这个名字称一个更广阔的地区,但是直到罗马征服时期这个术语才扩大到覆盖整个半岛。意大利外交部声明卡拉布里亚曾称意大利来纪念称意大里(Itali)的它的居民并给了意大利里半岛它的名字。
史前意大利
在史前,意大利半岛与现在的形状相当不同。在最近的冰期,厄尔巴(Elba,意大利西)岛和西西里岛是与本土连在一起的。那时亚得里亚海(意大利和巴尔干之间)相当小,它从现加尔加诺(Gargano,意大利东)半岛开始,现威尼斯湾曾是有湿润气候的丰饶平原。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的出现已经被追溯至约5万年前(更新世晚期)考古发现证实了。解剖学上的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晚期智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2011年11月,1964年在格罗塔德尔卡巴罗(Grotta del Cavallo,意东南)出土的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乳牙被在英格兰的牛津放射性碳加速装置(Oxford Radiocarbon Accelerator Unit)被鉴定为在欧洲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残骸,可追溯至43000年到45000年前。在利古里亚(Liguria,意西北海岸)、伦巴第(意北,东伦巴第瓦尔卡莫妮卡「Valcamonica」的石刻)和撒丁尼亚(Sardinia,即撒丁岛,努拉盖「nuraghe,古代塔状建筑物」)发现了史前晚期的遗迹。最有名的可能是冰人奥兹(?tzi),在意大利与奥地利交界的南蒂罗尔(South Tyrol)西米劳恩冰河(Similaun glacier)发现的山地猎人,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红铜时代)。
在红铜时代,印欧人迁入了意大利。大约有四波从北方到阿尔卑斯的迁徙潮已被鉴定。第一波印欧人迁入大约发生在公元前3千年中期,他们带来了铜器锻造技术。瑞门的罗文化(Remedello culture)发生在波河流域(Po Valley)。第二波移民发生在青铜时代,从公元前3千年晚期到公元前2千年早期,在巴丹平原(Padan Plain,意北),托斯卡纳(Tuscany,意中西)和撒丁尼亚和西西里,伴着被认为与烧杯文化(Beaker culture)等同并使用青铜锻造的部落。
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第三波到了,他们与泰拉马拉文化(Terramare culture)有关联。这个文化得名于居民点土丘的黑色土壤(泰拉马拉)残渣,这些土壤长期受当地农夫施肥的影响。泰拉马拉人民的日常生活比他们的新石器时代前任相对容易推断。他们仍然是猎人,但是也驯养动物;他们是相当熟练的冶金家,在石头和粘土的模具里铸造青铜,他们也是农业家,栽培豆类、葡萄、小麦和亚麻。
在青铜器时代晚期,从公元前2千年晚期到公元前1千年早期,第四波,与中欧瓮棺文化(Urnfield culture)有关联的原始微兰诺威文化(Proto-Villanovan culture)带着冶铁技术来到了意大利半岛。原始微兰诺威人熟练于火葬并把骨灰埋藏进独特地双锥形陶瓮里。一般而言,原始微兰诺威居民集中于半岛的中北部。更远的南方的坎帕尼亚(Campania,意南),一个土葬更普遍的地区,在卡普阿(Capua)、蓬泰卡尼亚诺法伊阿诺(Pontecagnano Faiano)豪华的墓穴(发掘物保藏于艾格若皮岑提诺博物馆「the Museum of Agro Picentino」)和萨拉孔西利纳(Sala Consilina,意南)的原始微兰诺威火葬被鉴别。
努拉盖文明
位于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努拉盖文明从青铜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8世纪)持续到公元2世纪,当时这些岛屿已经被罗马化。努拉盖文明取名自其典型的努拉盖塔,有早先建造支石墓(Dolmen)和竖石纪念碑(menhir)的巨石文化(Megalith)改进而来。努拉盖塔被公认为在欧洲保存的最好和最大的巨石遗迹。它们的实际作用仍旧争论不清:有些学者认为是纪念性墓,其他则认为是巨人的墓穴(Giants' grave),还有认为是堡垒的、熔化金属的烤箱、监狱或者太阳祭仪的神庙。
作为战士和海员,古代撒丁尼亚人保持着和其他地中海民族的繁荣贸易。这被努拉盖塔包含的许多遗物显示: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描绘非洲猿和其他动物的青铜器、红铜块、来自东地中海的武器和迈锡尼(希腊)陶器。据推测古撒丁尼亚人或者他们中的部分人能被等同于攻击古埃及和东地中海其他地区的“海族”(Sea Peoples)的一支(尤其是舍尔丹人「Sherden」)。
其他撒丁尼亚文明的独特要素包括以“神圣的坑”(Sacred Pits)为人所知可能是向月亮和天文周期奉献圣水的神庙,巨人墓,大厅(Megaron)庙,些许具司法和休闲功能的建筑物,还一些精致的小雕像。他们中的一些在伊特鲁利亚(Etruscan)墓中被发现,这暗示着两个民族间的牢固关系。
伊特拉斯坎人
公元前800年以后伊特拉斯坎文明(Etruscan civilization)在意大利中部繁荣起来了。伊特拉斯坎人的起源消失于史前时代。主要的假定认为他们是土著,可能起源于微兰诺威文化,或者他们是从北部或者近东侵入的结果。较新的研究暗示是起源于近东。研究者从现代托斯卡纳人推断伊特拉斯坎人的数据,“支持了来自近东来的后新石器时代的基因进入了现代托斯卡纳人的情景。”然而因为没有任何可追溯的证据,所以这次基因注入和伊特拉斯坎人的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伊特拉斯坎人一般被认为不说印欧语而可能是古安纳托利亚语(卢维语「Luwian language」)。在爱琴海利姆诺斯岛(Lemnos,希腊东)发现了使用相似语言的铭文。伊特拉斯坎人是强调强调配对的一夫一妻制社会。历史上伊特拉斯坎人建立了保留酋长权威和部落形式的国家。伊特拉斯坎宗教是一种内在多神论(immanent polytheism),所有可见现象被认为是神力的表现,神明不断对人类世界产生影响,也可以被人类作为或不作为劝服,支持和对抗人类事物。
伊特拉斯坎人的扩张聚焦于跨越亚平宁山脉。这期间的公元前6世纪,一些小镇消失了,表面上看是被周围更大、更强的力量毁灭了。无疑,伊特拉斯坎人的政治结构是相似的,尽管比南边的“大希腊”更贵族化。采矿和矿物贸易,特别是红铜和铁,使伊特拉斯坎人富起来也扩大了他们在意大利半岛和西地中海的影响力。在这里他们与希腊人的利益产生冲突了,特别是公元前6世纪,当意大利福西亚人(Phoceans,福西亚是在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的爱奥尼亚希腊城邦)沿着法兰西、加泰罗尼亚和科西嘉海岸建立了殖民地。这导致伊特拉斯坎人与同样和希腊人产生利益冲突的迦太基人(古迦太基「前650-前146年」是集中于北非突尼斯湾的腓尼基「前1200-前539年位于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西边、海岸部分并集中于黎巴嫩海岸线的一个古代闪米特文明」的迦太基城邦的闪米特文明)结盟。
大约公元前540年,阿拉利亚战役(the Battle of Alalia,是从前540年到前535年希腊人和联合的伊特拉斯坎人、迦太基人在科西嘉海岸的海战,阿拉利亚「Aléria」位于科西嘉东)导致了西地中海的力量新分配。尽管这次战役没有明确的赢家,迦太基人设法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以希腊人的损失为代价,而伊特鲁利亚(Etruria,意西海岸,伊特鲁斯坎人生活地区)则降低到了第勒尼安海北部带着科西嘉的完全所有权。从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伊特拉斯坎失去南部省份开始,新的国际政治局势意味着伊特拉斯坎的衰落。公元前480年,伊特鲁利亚的盟友迦太基人被锡拉库扎(Syracuse,西西里东南)领导的大希腊城市联盟击败。
几年后的公元前474年,锡拉库扎的暴君希尔罗(锡拉库扎的希尔罗一世「Hiero I of Syracuse」)在库迈战役(the Battle of Cumae,库迈位于意西南)击败了伊特鲁斯坎人。伊特鲁利亚在拉丁姆和坎帕尼亚的影响力被削弱,被罗马人和萨姆尼特人所取代,在公元前4世纪特鲁利亚经历了一次凯尔特侵入,结束了它在波河流域和亚得里亚海海岸的影响力。同时,罗马开始吞并伊特鲁斯坎城市。这导致了他们北部省份的丧失。大约公元前500年伊特鲁斯坎人被罗马吸收。
大希腊
在公元前8和7世纪,希腊人因为多种原因:人口危机(饥荒、拥挤等)、对新商业出路和港口的搜寻、被逐出家园等等,开始在南意大利定居。也是在这时期,希腊殖民地在远及黑海东岸、东利比亚(昔兰尼加「Cyrenaica」)和马赛的地方被广泛的建立起来了。其中包括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
因为希腊人在西西里和腿状的意大利的脚部如此密集的居住,罗马人就把这片区域叫大希腊(Magna Graecia)。古代地理学家对这个术语是否包括西西里或仅仅是阿普利亚(Apulia,意东南)和卡拉布里亚——斯特拉波(Strabo,古希腊地理学家)是更广的定义的最杰出的提倡者。
随着殖民,用古希腊语的方言,宗教仪式和独立城邦的传统等希腊文化输出到了意大利。一种新颖的希腊文明不久成熟,随后与土著意大利和拉丁文明(罗马)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文化移植是被伊特鲁斯坎人采用的希腊字母卡尔西迪安语(Chalcidean,卡尔西斯「Chalcis」位于希腊本土东南)/库曼语(Cumaean);古意大利字母随后进化成为全球最被广泛使用的拉丁字母。
像那不勒斯(Naples,意西南,“新城市”)、锡拉库扎、阿格里真托(Agrigento,西西里西南)、锡巴里斯(Sybaris,意东南)这样的许多新希腊城市变得非常富有和强大。其他大希腊城市还包括塔兰托(Taranto,意东南), 洛克里(Locri,意东南),雷焦卡拉布里亚(Reggio Calabria),克罗托内(Croton,意东南),图里(Thurii,意东南),韦利亚(Velia,意西南),诺拉(Nola,意西南),安科纳(Ancona,意中东),塞萨奇伦托(Sessa Cilento,意西南),巴里(Bari,意东南)等等。
前282年,在伊庇鲁斯的皮洛斯(Pyrrhus of Epirus,约公元前318~约前272年,是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era」的一个希腊将军和政治家,伊庇鲁斯位于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地区)阻止罗马霸权失败之后,意大利南部保持在罗马统治下直到蛮族入侵([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Migration Period」]斯巴达克斯战争「War of Spartacus,前73-前71年」是罗马帝国统治显著的暂停)。罗马帝国西方(西罗马帝国,285-476年)瓦解之后,意大利南部由拜占庭帝国(330-1453年,古典时代晚期「Late Antiquity」和中世纪集中于伊斯坦布尔的罗马帝国)控制且甚至伦巴第人都没能吞并它,要在6世纪晚期佐托(Zotto,伦巴第军事领导人)的征服之后,南部的中央才是他们的。
古罗马
创建神话
根据罗马城创话,特洛伊(土耳其东北)王子埃涅阿斯( Aeneas 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在特洛伊沦陷后,背父携子逃出火城,流浪多年后,到达意大利)的后代和拉丁国王:阿尔巴朗格(Alba Longa,罗马东南古城)的努米托(Numitor)的孙子双胞胎兄弟罗穆卢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在前753年4月21日建造了罗马。努米托国王被他的兄弟阿穆利乌斯(Amulius)从王位上赶走了,那时努米托的女儿雷亚西尔维亚(Rhea Silvia)生下了这对双胞胎。因为雷亚西尔维亚是被罗马战神玛尔斯(Mars)强暴并怀孕的,这对双胞胎被认为是半神。
新国王害怕罗穆卢斯和雷穆斯会夺回王座,所以他下令淹死他们。一只母狼(有些解释说是牧羊人的妻子)救了他们并抚养,当他们足够大时,他们把阿尔巴朗格王座还给了努米托。之后,双胞胎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城市,但是罗穆卢斯再一次关于罗马王国(前753-前509年)定址的争吵中杀了雷穆斯,另一些来源则说是为了谁将统治或以自己名字命名这个城市。罗马后来则是由传奇的七个国王统治了150年。
罗马共和国
根据传说和后来的诸如李维(Livy,公元前59~公元17,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家,约前509年,当罗马七王的最后一个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被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Lucius Junius Brutus)废黜,而一个根据年度选举长官(Roman magistrate)和不同代表的集会的体系被建立。一个宪法设置了一系列抑制、平衡和分权。最重要的长官是两执政官(Roman consul),他们一起运用行政权力作为统治权(imperium)或做军事命令。两执政官必须与最初是一个头等贵族的咨询委员会后来架构和权利都变大的元老院(Roman Senate)合作。
在前4世纪,共和国被高卢人(生活在高卢的一个凯尔特民族)攻击,高卢人最初占优势并洗劫了罗马城。然后马库斯弗里乌斯卡米勒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领导罗马人拿起武器击退了高卢人。罗马人逐渐地压制了包括伊特鲁斯坎人在内的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对罗马在意大利霸权的最后一次威胁在前281年,希腊的一个重要殖民地塔兰托谋取了来自伊庇鲁斯的皮洛斯的帮助,但是这次努力也失败了。
前3世纪,罗马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和令人敬畏的敌人:强大的腓尼基的迦太基城邦。在三次布匿战争(布匿指迦太基人)中,迦太基最终被摧毁而罗马人获得了对西班牙、西西里和北非的控制。前2世纪,在击败了马其顿(前800年代-前146年,一个古希腊王国)和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前312-前6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瓜分他创造的帝国后存在一个希腊-马其顿国家)之后,罗马人成为了地中海的支配民族。对希腊众王国的征服驱使了罗马和希腊文化的融合,曾经有乡村特色的罗马精英变得奢侈和世界主义。到这时,罗马从军事上看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并且没有重大敌人。
在前1世纪中期,共和国遭遇了一个时期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在这次骚乱的局面中,尤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登场了。凯撒调停了罗马两个更强大的男人:他的资助者:马库斯李西纽斯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和克拉苏的对手:庞培。第一次三头统治(First Triumvirate)满足了这三个男人的利益:马库斯,罗马最富有的人变得更富有;庞培在元老院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凯撒获得了执政权和对高卢的军事控制。
前53年,三头执政在克拉苏死后瓦解。克拉苏在凯撒和庞培之间扮演了调停者,没有他,这两个将军开始了争权的战争。在高卢战争(前58-前50年)胜利并赢得了军团的赞扬的凯撒是庞培明显的威胁,于是庞培试着以合法手段解散凯撒的军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前49年,凯撒跨过卢比孔河(Rubicon ,意大利北部河流)侵入罗马并迅速的击败了庞培(凯撒的内战「Caesar's Civil War」)。当凯撒成为罗马唯一的明星,他逐渐积累了许多职位,最终算是实现了永久独裁。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解放者(Liberatores,刺杀凯撒阴谋中约60个元老的自称)谋杀。
凯撒的遇刺引起了罗马政治和社会混乱,没有了独裁者的领导之后,凯撒的朋友和同僚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统治了罗马城。凯撒的养子屋大维(Octavius,即奥古斯都「Augustus」)、马克安东尼将军和凯撒最好的朋友马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Marcus Aemilius Lepidus)组成了第二次三头执政(Second Triumvirate)。前36年,雷必达在西西里背叛(西西里叛乱「Sicilian revolt」前44-前33年,是对抗罗马共和国第二次三头执政的一次革命)屋大维之后被迫退出。安东尼与他的恋人克利欧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古埃及最后的法老)安顿在了埃及。安东尼与克利欧佩特拉的风流被看做是一个叛国行为,因为她是一个外国力量的女王而且安东尼采用了被认为与罗马政治家不相称的奢侈和希腊式的生活方式。
在安东尼授予克利欧佩特拉“众王的女王”头衔,授予他们的孩子东边新征服领土的王室头衔的亚历山大里亚奉献(Donations of Alexandria)事件之后,屋大维和安东尼奥的战争爆发了。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角战役(Battle of Actium,希腊中西部海岸)歼灭了埃及军队。安东尼和克利欧佩特拉自杀,留下屋大维成为共和国唯一的统治者。
罗马帝国
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的领导者。他的领导带来了罗马文明的顶点并持续了四个世纪。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取名为奥古斯都。这一事件通常被历史学家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开端。官方上,政府是共和制,但是奥古斯都承担绝对权力。元老院授予屋大维一个独特的等级:资深执政官统治( Proconsular imperium),给了他管制所有资深执政官(军事统治者)的权力。
有大量军团驻扎的难以驾驭的边界省份由奥古斯都统治。这些省份被分类为帝国省份(Imperial province)。和平的元老院省份(Senatorial province)由元老院控制。曾经因为内战达到空前数字(50个)的罗马军团减少到了28个。
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下,罗马文学在拉丁文学的黄金时代(古典拉丁语「Classical Latin」)中稳健成长。诸如培育了丰富的文学的维吉尔(Vergil), 贺拉斯(Horace),奥维德(Ovid)、卢修斯瓦留斯鲁弗斯(Lucius Varius Rufus)等诗人都是奥古斯都的亲密朋友。与盖厄斯迈西讷斯(Gaius Maecenas,诗的赞助人)一起,他激励了爱国诗篇,像维吉尔的史诗《埃涅伊德》(Aeneid)和李维(Livy)的史学作品。 这一文学时代的作品贯穿整个罗马时代,并且是古典(classics)的。奥古斯都也继续凯撒促进的日历的变化,八月(August)就是以他为名。奥古斯都的开明统治开创了帝国长达200年的和平和繁荣时代,称“ 罗马和平”(Pax Romana)。
尽管罗马帝国的军事强大,但是帝国几乎没有努力扩张已经无垠的疆界;最引人瞩目的是对不列颠的征服,由克劳迪亚斯(Claudius)皇帝开始(47年),和图拉真(Trajan)皇帝对达西亚的征服(图拉真的达西亚战争「Trajan's Dacian Wars」,101–102年, 105–106年,达西亚「Dacia」位于巴尔干山脉以北)。1和2世纪罗马军团也在与北边日耳曼部落、东边的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前247-前224年,是古波斯一个主要的伊朗政治和文化力量)间歇的战事中被雇佣。同时武装暴动(如70年朱迪亚「Judea,以色列土地的多山南部」的希伯来暴动)和短暂内战(如60年四皇之年「Year of the Four Emperors」)要求军团注意这些时刻。
在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皇帝死后(395年),这帝国被分成了东(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边部分面临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及频繁的蛮族入侵,所以首都被从麦迪拉侬(Mediolanum,现米兰)移到了拉文那(Ravenna,意东北部港市)。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卢斯(Romulus Augustulus)被奥多埃塞(Odoacer,蛮族士兵,476年后成为第一个蛮族意大利国王)废黜;在奥多埃塞统治的一些年里意大利保持统一,但不久后意大利被分成了几个蛮族王国并且没有在一个统治者下被重新统一直到13个世纪之后。中世纪
奥多埃塞的统治在狄奥多里克大帝(Theodoric the Great,东哥特人的国王「471-526年」,意大利的统治者「493-526年」,西哥特人的摄政「511-526年」,和东罗马帝国的一个总督「viceroy」)领导的东哥特人占领意大利后走向终结。这导致了对抗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皇帝的军队的哥特战争(Gothic War,535-554年,东罗马帝国和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Ostrogothic Kingdom」在意大利、达尔马提亚西姆「Theme of Dalmatia,南欧亚得里亚海东海岸的一个拜占庭西姆[一种军事-平民省份]」、撒丁尼亚、西西里和科西嘉进行的战斗。),使整个国家毁灭于饥荒和流行病,最终让另一个日耳曼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的广大地区。751年,伦巴第人围攻拉文那,结束了拜占庭在意大利中部的存在。面临一次新的伦巴第攻击,教廷请求法兰克人(在3世纪占领莱茵河中游和下游土地中第一次被证实的一个日耳曼部落联盟)帮助。
756年,法兰克军队击败了伦巴第人并给了教廷大部分意大利中部法定权力,因此成立了教皇国(Papal States,754-1870年)。800年,查理曼(Charlemagne,卡洛林帝国「 Carolingian Empire,800-888年」的创立者,治于768年到逝世)在圣彼得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被教宗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皇帝。在查理曼大帝死后(814年),这个新帝国不久就在他的懦弱的继位者里被分裂。这位伟大皇帝的领袖气质创造的平衡分崩离析。
随后的权力真空经历了南方伊斯兰攻击的开始,和北方中世纪公社(Medieval commune,欧洲中世纪城镇或城市中的公民中宣誓效忠于共同防御「物理防御和传统自由」)力量的崛起。852年撒拉森人(Saracen,在中世纪较晚欧洲广泛使用的对穆斯林的称呼)占领巴里(Bari 意大利东南部海港)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酋长国。伊斯兰对西西里的统治实际从902年开始,对这个岛屿的完全统治则从965年持续到1061年。千禧年的过渡标志着意大利历史最黑暗时期的终结。11世纪,随着城市开始再次成长,贸易慢慢恢复。教廷重获了权力,并开始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的长期战斗。
叙任权斗争(Investiture Controversy),一场针对诸如国王、公爵、伯爵的世俗当局是否有任何对诸如主教(bishopric)的神职的任命有合法的权力的两个根本不同的观点的斗争,最终在1122年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Concordat of Worms)中被解决,尽管问题还是存在于欧洲许多地区并持续到中世纪的结束。北方,众公社的伦巴第联盟(Lombard League)发动了一场成功的从神圣罗马帝国那里赢得了自治的努力,1176年在莱尼亚诺战役(Battle of Legnano,莱尼亚诺位于意西北)里击败了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erick I, Holy Roman Emperor)皇帝。南方,诺曼人(Normans,源自诺曼底的征服者维京人「从8-11世纪中期袭击、贸易、探索和定居欧洲、亚洲和北大西洋岛屿诺尔斯人[Norsemen,使用属于印欧语系北日耳曼语支的古诺尔斯语{Old Norse}的族群]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和土著的法兰克、高卢-罗马血脉的民族)占领伦巴第和拜占庭领土,结束了这两股势力在半岛长达6世纪的存在。
一些独立的城邦也被制服。在同一时期,诺曼人也结束了穆斯林在西西里的统治。1130年,西西里的罗杰二世(Roger II of Sicily)开始了他的诺曼西西里王国(1130-1816年)的统治。罗杰二世是第一个西西里国王,并且成功地统一诺曼人在意大利南方征服的土地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1155年,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Manuel I Komnenos,拜占庭皇帝)皇帝尝试从诺曼人那里收复南意大利,但是这次尝试失败了,1158年拜占庭人离开了意大利。诺曼西西里王国持续到日耳曼霍亨斯陶芬(Hohenstaufen,1079-1268年)王朝认领的1194年。西西里王国在不同王朝统治下直到19世纪。
在12到13世纪,意大利发展出了一个独特的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封建欧洲明显不同的政治模式。因为没有像欧洲其他部分出现的支配力量,寡头政治的城邦开始成为政府的普遍形式。保持着直接的教会控制和皇权的武装力量,许多独立的城市国家通过商业繁荣起来,基于早期资本主义原则最终为艺术创造了条件,而文艺复兴则导致了理智的改变。
意大利的城镇似乎已经脱离了封建主义,所以他们的社会是基于商人和贸易。甚至北方的城市和国家都因它们的商业共和政体而著名,特别是威尼斯共和国(697-1797年)。相比封建制和君主专制,意大利独立公社和商业共和国享受推进科学和艺术进步的相对政治自由。
感谢它们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有利的位置,诸如威尼斯的意大利城市成为国际贸易和银行业枢纽及智力汇集点。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和其他一些意大利城邦在金融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革新角色,发明了银行业主要的工具和惯例,社会和经济组织的新形式。
在同一时期,意大利见证了许多海事共和国(Maritime republics)的兴起,最值得注意的有威尼斯、热那亚、比萨和阿马尔菲(Amalfi,意西南)。从10到13世纪,这些城市不仅为他们自己的防卫也为了支持他们横跨地中海广泛的贸易网络而建造了舰队,这在十字军东征(Crusades)中扮演了一种必要的角色。威尼斯和热那亚不久成为了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主要门户,建立了远至黑海的殖民地并经常控制着与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地中海世界的大部分贸易。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萨伏伊伯国(county of Savoy,萨伏伊位于法国东南)把它的领土扩张到了半岛,同时佛罗伦萨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组织的商业和金融城邦,成为了许多国家丝绸、羊毛、银行业和珠宝的欧洲首都。
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13世纪末-16世纪)
到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中部和南部,曾经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带,与北方相比穷得多。罗马已经是一个大部分是废墟的城市,而教皇国则是一个只有一点法律和秩序的松散行政区。在一定程度上因为这样,教廷搬到了法兰西的阿维尼翁(阿维尼翁教廷「Avignon Papacy,1309-1376年」,法国南)。那不勒斯、西西里岛和撒丁尼亚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异域统治。意大利覆盖地中海和更远的贸易航路是文化和知识重要导管。意大利城邦在这一时期大大扩张并增加了权力成为实际上完全独立于神圣罗马帝国。
1348年的黑死病对意大利造成了可怕的打击,可能杀死了1/3的总人口。从人口和经济的灾难中恢复导致了极大刺激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15-16世纪)连续的阶段的城市、贸易和经济的再现,那时意大利重新恢复成西方文明的中心,以诸如菲拉拉(Ferrara,意东北)的艾斯特家族(House of Este)和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House of Medici)的朝廷强烈地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
之所以叫文艺复兴是因为它不仅是经济和城市化的再生,也是艺术和科学的再生。人们争论这次文化再生是不是由被西方文明遗忘了数世纪并藏在修道院图书馆或穆斯林世界的古代文献的大规模再次发现和希腊和阿拉伯文献被翻译成拉丁语这种刺激产生的。这一时期从崩溃的东罗马帝国(330-1453年)逃亡到意大利的知识分子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于托斯卡纳,集中于佛罗伦萨城。之后向南传播,对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大量重建的罗马有特别重大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在15世纪晚期到达顶点,因为异域入侵把这一地区投进了混乱。文艺复兴理念首先从佛罗伦萨传播到了临近的托斯卡纳诸如锡耶纳(Siena,意中)和卢卡(Lucca 意西北)的国家。托斯卡纳建筑和绘画不久就成为了北意和中意所有城邦的模范,随着托斯卡纳的各种意大利语成为这地区的主宰,特别是文学。
文学、哲学和科学
文艺复兴文学的叙述通常开始于彼特拉克(Petrarch,最为人所知的是《歌书》「Il Canzoniere」中优美圆滑的方言十四行诗序列和他首倡的对收集书籍的狂热)和他的朋友同时代的薄伽丘(《十日谈》 「Decameron」作者)。15世纪著名的方言诗人包括文艺复兴史诗作者:路易吉普尔西(Luigi Pulci,《莫甘特》「Morgante」),马泰奥马里亚博亚尔多(Matteo Maria Boiardo,《恋爱中的奥兰多》「Orlando Innamorato」),和鲁多维科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疯狂的奥兰多》「Orlando Furioso」)
诸如尼科罗德尼科利(Niccolò de' Niccoli)和波焦布拉乔利尼(Poggio Bracciolini)的文艺复兴学者在图书馆四处搜寻诸如柏拉图、西塞罗(Cicero)、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古典作家的著作。古希腊和希腊作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Euclid)、托勒密(Ptolemy)和穆斯林科学家的著作被进口到基督教世界,为欧洲学者提供了新的智力材料。诸如诗人波利齐亚诺(Poliziano)和柏拉图学派哲学家马尔西利奥费奇诺(Marsilio Ficino)的15世纪作家从拉丁文和希腊文中翻译了大量著作。这一时期其他的希腊语学者还有从卡拉布利亚(Calabria,意南)的塞米纳拉修道院(monastery of Seminara,意南)的两个修道士,他们是塞米纳拉的巴拉姆(Barlaam of Seminara)和他的弟子塞米纳拉的里昂丢斯皮拉图斯(Leontius Pilatus)。巴拉姆是希腊语大师,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最初的希腊语教师。里昂丢斯皮拉图斯为薄伽丘几乎做了荷马作品的字对字拉丁语翻译。
在16世纪早期巴达萨列卡斯提里奥尼(Baldassare Castiglione)以《朝臣之书》(The Book of the Courtier)设想了他对理想绅士和女士的想法,同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在《君主论》(The Prince)中为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政治哲学打下了基础,书中说有效的真理比任何抽象的理想更重要。他们都直接与当时关于如何考虑政治和道德的占优势的天主教和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学说产生了直接冲突。
建筑、雕塑和绘画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及诸如乔托(Giotto),马萨乔(Masaccio),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多米尼克吉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皮特罗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波提切利(Botticelli),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提香(Titian)的艺术家对随后数世纪的欧洲绘画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
在建筑学上也是这样,就像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安德烈亚帕拉弟奥(Andrea Palladio)和多纳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的实践。他们的作品包括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罗马的圣彼得教堂,里米尼(Rimini,意东北)的马拉泰斯塔教堂(Tempio Malatestiano)。最终,印刷工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Aldus Manutius)创立的阿尔定印刷(Aldine Press)开始在威尼斯活跃,发展了斜体(Italic type)和小巧、相对便携和便宜、可以操进口袋的印刷书,还有古希腊语书的第一次出版版本。
但是文化贡献则不是这样,一些当代历史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看作是意大利经济衰退的开始(因为大西洋航线的开辟和频繁的外国入侵),17世纪使新教文化迈出重大步伐的实验科学也只有一点进步。
意大利战争(1494-1559年)
14世纪,北意和中上部意大利被分成许多敌对的城邦,最强大的是米兰、佛罗伦萨、比萨、锡耶纳、热亚那、菲拉拉、曼图亚(Mantua,意北),维罗那(Verona,意北)和威尼斯。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年)意大利北部更进一步被教皇的势力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为了霸权的长期的争吵分裂。每个城市与一个派别或另一个结盟,内部被分成两个对立的派别:威尔夫派(Guelphs)和吉柏林派(Ghibelline)。
国家间的战事很普遍,从意大利外部来的入侵只限于神圣罗马皇帝间歇地突袭。文艺复兴的政治从这个背景发展而来。从13世纪开始,因为军队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繁荣城邦可以把可观的军力投入战场。15世纪期间,最强大的城邦吞并了他们小点的邻居。1406年佛罗伦萨夺得了比萨,威尼斯占领了帕多瓦(Padua,意东北)和维罗纳(Verona,意北),同时米兰公国(1395-1797年,意北)吞并了包括帕维亚(Pavia,意西北)和帕尔马(Parma,意北)的许多临近地区。
文艺复兴的第一个阶段见证了城邦为了争卓越而在陆地和海洋进行的几乎永无止尽的战争。在陆地上,这些战争主要是由从欧洲特别是德国和瑞士选来,称贡多铁(Condottieri)的雇佣军之间,由意大利军官领导的的战斗。雇佣兵不愿意过度地拿他们的生命冒险,所以战争主要是包围和机动,很少引起激战。双方的雇佣兵也为了利益而延长战斗,以便继续他们的雇佣。雇佣兵也是对他们雇主的经常性威胁;如果没有被付钱,他们经常攻击自己的赞助者。如果一个国家很明显完全依靠雇佣兵,雇佣兵自己接管并运营城市的诱惑就很强烈,而这种事发生在许多场合。
在海上,意大利城邦派遣许多舰队去战斗。主要的竞争者有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不过在长时期的战斗之后热那亚人成功地压制了比萨。威尼斯被证明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伴随着15世纪热那亚力量的衰退,威尼斯在海上出尽了风头。响应内陆的威胁,从15世纪早期随着威尼斯文艺复兴的开启,威尼斯对控制内地的兴趣不断上升。
在陆地上,数十年的战争见证了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作为支配性参与者的出现,最终这三股力量抛开了它们的不同于1454年签署了《洛迪和约》(Peace of Lodi),为这片地区带来了数个世纪以来第一次相对的平静。这个和约保持了40年,而威尼斯在海上无争议的霸权也为15世纪剩下大部分的时间带来了空前的和平。15世纪初,诸如尼科洛达康提(Niccolò Da Conti,1395–1469)这样的冒险家和贸易商旅行到远至南亚的地方,带来了世界状况的新鲜知识,预示了在即将来临的几年里欧洲更远的航海探索。
以意大利战争为人所知的一系列外国入侵持续了数十年。意大利战争以1494年广泛摧毁意大利北方并终结了许多城邦的独立的法兰西入侵开始。其中最具破坏性的是1527年5月6日西班牙和日耳曼军队差点终结教廷作为文艺复兴艺术和建筑最大赞助人角色的对罗马城的洗劫(Sack of Rome,1527)。外国统治(1559-1814)
1559-1796
康布雷同盟战争(War of the League of Cambrai,1508-1516年)是意大利战中的一场主要战争。主要的参与者有法兰西、教皇国和威尼斯共和国(697-1797年);后来在不同时间里,几乎每一个值得注意的西欧力量都加入了进来,包括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米兰公国、佛罗伦萨、菲拉拉公国(1264-1597年)和瑞士。
意大利历史的早期现代时期以外国统治为特征:在意大利战争之后,意大利经历了一段长的相对和平的时期,首先受哈布斯堡西班牙(1559-1713年)统治,然后是哈布斯堡奥地利(1713-1796年)治下。在拿破仑时代,意大利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附庸国(1796-1814年)。《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1814年)恢复了意大利18世纪晚期的情况,然而很快就被意大利统一初期运动推翻。
14-17世纪,黑死病反复在意大利肆虐。1575-77年的鼠疫在威尼斯报告有5万遇难者。在17世纪的前半叶的一场鼠疫意大利报告有173万遇难者,或者说是意大利人口14%。1929-31年的米兰的大鼠疫(意大利鼠疫「Italian plague of 1629–1631」)发生在北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经历了特别高的死亡率。1656年,鼠疫杀死了那不勒斯30万居民的约一半。拿破仑入侵(1796年)
在18世纪末,意大利几乎与16世纪的政治情况一样;主要的不同是奥地利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1701-1714年)后取代西班牙成为了意大利的外国统治力量(至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则不是这样),而萨伏伊(意法间一个多山地区)的公爵们通过增加他们的意大利领土成为了撒丁尼亚国王,而撒丁尼亚王国现在包括了撒丁岛和皮埃蒙特(Piedmont,意西北)的西北地区。
这种情况在1796年动摇了,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法国的“意大利兵团”(Army of Italy「France」)侵入了意大利,拿破仑致力于迫使第一次反法同盟(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War of the First Coalition」,1792-1797)放弃撒丁岛(反法同盟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反革命傀儡政权「撒丁尼亚王国」)并迫使奥地利从意大利撤退。第一次战役开始于4月9日,法国人和皮埃蒙特人之间,在两周之内撒丁尼亚的维克托阿玛迪斯三世(Victor Amadeus III of Sardinia)就被迫签署了停战书。5月15日,这个法国将军进入了米兰,在那里他作为一个解放者被欢迎。随后击退了奥地利人的反攻并持续推进,1797年他到达了威尼托(意东北)。这里发生了一次反抗法国镇压的“维罗纳复活节” (Veronese Easters)事件,缠了拿破仑约一个星期。
1797年19月,拿破仑签署了奥地利吞并威尼斯共和国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Treaty of Campo Formio),打碎了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对于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希望。这个条约向奥地利承认了奇萨尔皮尼共和国(Cisalpine Republic,1797-1802年,由伦巴第、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 Romagna,意北一区」、和托斯卡纳和威尼托的一小部分组成)的存在,法国则吞并了皮埃蒙特。虽然像由这次入侵创造的其他国家那样,奇萨尔皮尼共和国只是法兰西的一个卫星国,这些卫星国点燃了一场民族主义运动。1802年奇萨尔皮尼共和国在拿破仑的管辖下被并入意大利共和国(Italian Republic「Napoleonic」,1802-1805年)。
1805年,在法国战胜第三次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War of the Third Coalition」,1803-1806年)和普雷斯堡和约(Peace of Pressburg「1805」)之后,拿破仑重获威尼托和达尔马提亚,把他们吞并进了意大利共和国并重新命名为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Napoleonic」,1805-1814年)。也是在这一年,第二个卫星国利古里亚共和国(Ligurian Republic,1797-1805年,继承自原热亚那共和国「1005-1815年」),被迫于法兰西结合。1806年,拿破仑征服了那不勒斯王国(1282-1799/1799-1816)并把它授予了自己的兄弟然后(从1808年)给了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并分别把自己的姐妹伊丽莎波拿巴(Elisa Bonaparte)和玻琳波拿巴(Pauline Bonaparte)嫁给了马萨-卡拉拉(Massa-Carrara,意西北)和瓜斯塔拉(Guastalla,意北)的亲王(prince,菲利斯帕斯夸里巴奇奥基「Felice Pasquale Baciocchi」和卡米洛鲍格才「Camillo Borghese」)。1808年,他又把马尔凯(Marche,意中东一区)和托斯卡纳吞并进了意大利王国。
1809年,波拿巴占领了罗马城,为了与把他逐出教会的教宗形成对比和有效地维持自己的国家,拿破仑首先把教宗放逐到了萨沃纳(Savona,意西北)然后是法兰西。
在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重新联盟并在莱比锡战役(1913年10月16-19日,莱比锡位于德国东)击败拿破仑,包括缪拉在内的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同盟国抛弃了拿破仑而与奥地利结盟。1814年4月6日,拿破仑在巴黎被击败,他被迫放弃了他的皇位并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作为结果的维也纳会议(1814)把情况修复到了接近1795年,把意大利分给了奥地利(东北部和伦巴第)、撒丁尼亚王国、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1916-1861年,南方和西西里)、托斯卡纳、教皇国和其他意大利中部的小国。然而,诸如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老共和国没有被重新建立,威尼斯给了奥地利,热亚那给了撒丁尼亚王国。
在拿破仑逃脱并回到法国(百日王朝「Hundred Days」,1815年3月20日-7月8日),他重获了缪拉的支持,但是缪拉的《里米尼公告》(Proclamation of Rimini)没能说服意大利人为拿破仑而战,缪拉最终被击败和枪决。意大利王国因此而倒下,意大利的复辟时期开始,许多前拿破仑时代的君主回到了他们的宝座。皮埃蒙特、热那亚和尼斯(Nice,法东南)被联合,正如撒丁尼亚那样(继续创造萨伏伊国「State of Savoy」),同时伦巴第、威尼托、伊斯特里亚(Istria,斯洛文尼亚西海岸)和达尔马提亚被奥地利重新吞并。
帕尔马公国和摩德纳(Modena,意北)公国被重新建立,教皇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则被归还给了波旁家。意大利复辟时期(1815-1835)的政治和社会事件导致了半岛普遍的起义,并极大地发展了意大利独立战争。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一个新的意大利王国(1861-1946)和意大利统一。
统一(1814-1861)
意大利统一(Italian unification)是统一意大利半岛不同的国家成为一个单一的意大利民族的政治和社会历程。
很难准确确定意大利重新统一的开端和结尾,但是多数学者同意它始于拿破仑统治的结束和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约结束于1871年的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1870-1871年),尽管所有现意大利领土直到意大利赢得一战才加入了意大利王国。
当拿破仑的统治开始破产,他任命的其他国家的君主试着去喂民族主义情绪来保卫自己的王座,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准备。在这些君主中有意大利总督尤金德博阿尔内(Eugène de Beauharnais),他试着得到奥地利对他获得意大利王国继位的认可,也有若阿尚缪拉,他请求意大利爱国者对在他统治下的意大利的统一提供帮助。随着拿破仑法国被击败后,维也纳会议(1815年)被召集来重画欧洲的大陆。在意大利,国会修复了前拿破仑时期各个独立政府组成的拼图,不是被占优势的欧洲力量特别是奥地利直接统治就是被强烈影响。 在那时,争取意大利统一被认为主要是对抗奥地利帝国(1804-1867年)和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王朝,11世纪-1780年),因为它们直接控制主要的说意大利语的现意大利东北部并且它们也是单一的一个对抗统一的最强大的力量。奥地利帝国不知疲倦地镇压在意大利半岛上成长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像在哈布斯堡疆域的其他部分上做的那样。奥地利宰相弗朗茨梅特涅(Franz Metternich),一个在维也纳国会有影响力的外交官,声称“意大利”一词除了是一个“地理表达”之外什么都不是。
艺术和文学情绪也转向了民族主义;最有名的前民族主义作品可能是亚历山达罗孟佐尼(Alessandro Manzoni)的《约婚夫妇》(The Betrothed 「Manzoni novel」)。一些人认为这个小说淡淡地包含着对奥地利统治讽喻性的批判。这个小说于1827年出版并在随后岁月里广泛地修改。1840年的《约婚夫妇》用了托斯卡纳方言的一种标准版本,是作者有意识努力提供一种语言并促使人们认识它。
支持统一的人也面临教廷的反对,特别是在与教皇国组成联盟的尝试失败以后,结盟方式是留给教廷这一地区一定程度的自治权。那时的教宗庇护九世(Pius IX),害怕放弃这一地区的权利就意味着意大利天主教徒的受害。
甚至在那些想要见到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的人之中,不同的集团也不能对统一国家采用什么组织形式达成共识。文森佐乔贝蒂(Vincenzo Gioberti),一个皮埃蒙特牧师,建议成立一个教宗统治下的意大利各邦组成的邦联。 他的书,《意大利人的道德和公民卓越》(Of the Moral and Civil Primacy of the Italians),出版于1843年,在教皇国和统一运动之间创造了一个连接。许多主要的革命分子想要一个共和国,但是最终是一个国王(意大利的维克托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和他的首相(卡米洛奔索,卡武尔伯爵「Camillo Benso, Count of Cavour」)才有把意大利各邦统一成一个君主国的力量。
最有影响力的革命团体之一是烧炭党(Carbonari),一个19世纪初在南意大利成立的秘密组织。受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原则激发,他的成员主要来自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维也纳会议把意大利半岛分给了个欧洲大国之后,烧炭运动传进了教皇国、撒丁尼亚王国、托斯卡纳大公国(Grand Duchy of Tuscany,1559-1801/1815-1859年,意中西)、摩德纳和雷焦公国(Duchy of Modena and Reggio,1452-1796/1814-1859年,意北)和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Kingdom of Lombardy-Venetia,1815-1866年,意东北)。
革命者非常害怕统治当局通过了一个任何参加烧炭会议的人都会被判处死刑的法令。然而这个社团持续存在并且是从1820年到统一许多政治困惑的根源。烧炭党因为拿破仑三世统一意大利失败而判处他死刑,并且这个团体1858年也差点就成功刺杀他了。许多统一运动的领导人在某一时期都是这个组织的会员(注:拿破仑三世,作为一个年轻人,是站在烧炭党这边战斗的)。
在统一运动里两个著名的激进人物是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更保守君主立宪人物包括卡米洛奔索和后来成为统一的意大利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埃马努埃莱二世。
马志尼在革命运动中的活动使他在参加后不久就被监禁。当他被囚时,他确定意大利能够也因此必须被统一,他制定了自己建立一个自由、独立、以罗马为首都的共和国的计划。在1831年,马志尼被释放后,他去了马赛,在那里他组织了一个新的叫青年意大利(Young Italy「historical」)的政治社团。这个新的社团以“上帝和人民”为座右铭,寻求意大利统一。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是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和对萨伏伊王朝(House of Savoy,1003-1946年)效忠的君主主义者建立一个包含整个意大利半岛的联合王国协调努力的结果。
1830年撒丁尼亚王国开始工业化。一个叫《阿尔贝特提诺宪法》( Statuto Albertino)的宪法于1848年这一革命年份在自由主义者的压力下被颁布。也是在同样的压力下,意大利也开始独立战争而向奥地利宣战(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First Italian War of Independence」,1848-1849年)。在最初的胜利之后战争转坏而撒丁尼亚王国丢失。
尼斯(当时是撒丁尼亚王国的一部分)人加里波第参与了1834年皮德蒙特的一次起义被判处死刑,他逃到了南美。他在那里待了14年,参加了几场战争并于1848年回到意大利。
在1848年革命(Revolutions of 1848)之后,加里波第显然成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人。他在南意大利人那里广受欢迎。加里波第在南意领导意大利共和主义者力求统一,但在北方卡米洛奔索领导的皮德蒙特-撒丁尼亚王国(1720-1861年)的萨伏伊王朝的意大利君主政体也有野心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尽管该王国没有与罗马(被认为意大利天生的首都)的实质连接,该王国还是成功地在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Second Italian War of Independence,1859年)中挑战了奥地利帝国(1804-1867年),从奥地利统治下解放了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这个王国建立了帮它提高统一可能性的联盟,就像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中那样。
意大利的发展沿革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