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正月,从电视荧屏中看到外地社火火爆演出,让我怀念起汉阴先辈玩的造型艺术社火。汉阴社火曾名噪陕南,特别是每年一届的东城西城社火大比拼,在陕西更为少见。
汉阴社火与中国著名的宝鸡陈仓社火有相同处,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点;陈仓社火代表的是黄河流域粗犷型,汉阴社火属长江流域秀美型。且陈仓社火多在正月十五前表演,不搞对抗比赛,汉阴社火则从正月十六玩到农历二月二甚至三月三,兴搞对手赛。
往日汉阴东城西城的社火竞赛,是汉阴社火的最大看点,也是提高和繁荣汉阴社火艺术的“助推器”。每年腊月,西城、东城都要组建庞大的班子,开始筹办社火,告示所辖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邀请绅士、商贾、粮户开会出资赞助。正月初十后,备齐服装、道具等各种物资,明确人员分工。正月十五下午,策划和演出人员便到社火大本营集中,研芯子的铁匠红炉开始生火。社火所选剧目典故和造型及服饰、表演很重要,意在压倒对方,获得观众喝彩。双方都要派出密探,打探对方第二天所出社火剧目和规模,所以各方策划人员和造型艺师都在十分保密的状态下工作,一旦发现泄密,另改戏路。中午社火出来前,各方都有三次“跑报”,告诉观众不要远离,找好观看位置。跑报人多化妆成马戏小丑的样子,骑在两人抬的独木杠上,在打锣声中做出各种诙谐、滑稽动作,满街跑。第三次跑报后,社火便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出行,东西城社火大比拼也就开始了。这种大比拼,是双分在比造型、比戏意、比服装、比乐器、比人气,更是在斗智、斗勇、斗艺,是力量和自信心的表现。
可惜,这么多年在汉阴未看到社火。如果我们的节庆活动,旅游高峰期,能有社火助兴多好!其实,现代玩芯子社火有利条件很多:一是可以用车载社火,再不必用一帮人来抬社火;二是有优质钢材和纯熟的焊接工艺,想造什么型就能造什么型;三是可以调动各种科技手段,造型布景,既能保留传统戏剧内容,又能设计杂技、小品、滑稽戏、现代戏等多种造型;四是演员不再拘限于儿童,也可以是大人;五是现在造型人才不难求,服装道具易制作;五是企业有做广告的冲动,镇村社区有宣传和自娱自乐的欲望,完全可引导组织他们玩社火,不必像过去为筹款而犯愁。(李家成《汉阴研究》一书《社火》一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