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


 每年年后都有一轮求职小高峰,大学生在精心准备自己的求职简历,很多在职者也在默默等待着,应聘企业的回复。无论以何种方式使得彼此产生接触,所谓的面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双方见面把该聊的不该聊的都聊清楚,也为双方最终的决定定下一个基调。而很多面试官会问一些奇葩问题,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

我个人最为反感的问题是,“你的缺点是什么?”怎么说呢,从被面试者角度,这个问题极难回答,缺点说大了吧,感觉很吓人,说小了,或者明贬暗褒,又显得很做作。最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缺点是什么?就是不足,知道不足了,为什么不改掉,你可能说改不了,不好意思,那就不是缺点,那叫弱点。在面试官的角度,你沟通的职责不就是发现对方的优缺点么,这样直接的询问,一方面显得对对方不尊重,还可能暴露自己的不专业和智商不足,但按照官方的解释,我们可以从面试者的回答中评估出自卑和自信倾向。

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

再来一个问题,“你来说下你的工作经历吧!”每一个听到这种问题的人,不会很诧异吗?什么意思,我投的简历你没看吗?你们不是觉得岗位匹配才让我来面试的吗?是要我照着读一遍给你听才行嘛!这条的官方解释是,可以评估面试者的语音表达,说话风度。

至于那些,“谈论一下你的失败经历?”“个人事业的成功由什么决定?”“你对公司有什么希望和要求?”等问题,按照HR的理论,都是可以评测出某种结果,但这类提问的官方解释,让我们非常惊诧,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我们不反对奇葩问题,相反有的奇葩问题,还能够体现某种企业文化,或者反映出对方的幽默感,但上述那些有理论依据的问题,如果说HR普遍采用,只能说明这个领域还任重道远。

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

面试说白了,就是双方互测诚意,并以此达成一种结果,基本上是最后一环了,因为从前期双方的信息匹配上来看,一定是合适的,下面要谈的都是细节。可能很多人会说面试是为了筛选,因为有时候只招一个人,却同时面试了三四个,请相信,如果有这种状况,那就和校招没什么区别了。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校招吧!除了BAT这么航母级公司,很多企业过来校招,也就是收收简历,大部分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岗位,招一人面试三四个人,为什么说一定是低端岗位呢!原因很简单,越是宽泛的硬指标,比如专业、工作年限、工作经历等等,越是能搜索到多的匹配对象,而人越往高层,会极度细分,硬性指标要么框不住人,要么不是他的核心特点,这种面试模式就不可能出现。

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

一旦陷入低端,面试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有很多轮的面试,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不够重要,机会成本太低。不重要的事情,高层是没有精力去过问的,那决策范围似乎就被无限放大,机会成本低,大家就敢于提出各自问题,为了应对这种需求,HR的创新就有发挥余地了,比如三四轮的面试,各种问卷测试,性格测试,多部门联合面试等等。

很多企业面试流程很有官僚作风,但心理学、精神领域,人类甚至还没有入门,玩各种测试更多的就是为了装逼,显示企业的高大上,HR确实有所谓专业化,沟通的有效性,以及人性的领悟才是核心,凡是有定式的提问的HR,肯定不是个优秀的HR。

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

回到最初,我个人理解,面试最多两个回合足以,可以先让HR了解对方底限和要求,让招聘决策者有个心理预案,有一个缓冲。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双方的决策者一对一的一次性对谈,在这个环节,不太可能出现奇葩问题。

当然,现实中,我们还是会遇到那种奇葩问题,只能证明两点,要么这家公司很奇葩,要么自己很弱,可能后者的可能性更大,逃离面试奇葩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也很简单,让自己有更高的区分度,这是摆脱奇葩问题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你是奇葩问题的提问者。

为什么面试时总会被问奇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