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stiwensun:读苗实之林毅夫学术批评有感》
注:从2009年9月,我进入人大经济论坛创作以来,一直受到千千万万坛友的极大关注与无尽厚爱,随着不断引起的各种轰动,坛友们对我的质疑批评铺天盖地,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接着,在坛友们的建议下,我把他们的言论稍加整理,形成《苗实现象争论》一书,此书也可以叫做《苗实学术批评》,即主要是经济学界同仁对我之思想言论进行质疑批评所形成的专门论集。可以说,本论集质疑批评之激烈之全面之深刻之系统,如同我撰写的《林毅夫学术批评》一样,在经济学界实属罕见。客观讲,本论集中有一文《stiwensun:读苗实之林毅夫学术批评有感》,有很强的针对性。于是,我进行了如下对评,作为《林毅夫学术批评》后记,放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借鉴。当然,坛友们,包括stiwensun先生,长期追踪我挺辛苦,特别致以谢意!
{1}
stiwensun:建议楼主改一下书名,因为书中几乎没有对林毅夫先生学术上的批判,都是对一种类似于思想导向、价值观的一种不认同(因为这个方面属于见仁见智,基本不存在批判一说)。林毅夫先生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思想是要看他写的论文和正式发表的学术著作,而不是从网上看的片汤话。
mingjingfeitai:学术批评,一般基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不是违背逻辑,第二个是不是违背事实,第三个是不是可以指导未来。也就是说,林毅夫学术批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新结构经济学是不是违背理论上逻辑一致,第二个新结构经济学是不是违背中国经济上的客观事实,第三个新结构经济学是不是可以指导未来的改革。当然,新结构经济学,第一个理论上存在逻辑矛盾,第二个违背了中国经济上的客观事实,第三个无法指导未来的改革。另外,您后面的推测,纯属无稽之谈!
{2}
stiwensun:对一种体系的批判首先要学会的是对体系进行解构,而不是从哪拎过来就批了。一个体系就好像一个城堡,你只是推倒一堵墙但城堡还在。而且在学术领域很多的东西都是支撑,本来就不是来拿给你让你讨论的,你要首先接受这个地基,你才能研究这个理论。例如价值论就是个例子。
mingjingfeitai:毋庸讳言,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辨析,就是对体系的解构,而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本质上讲,一个所谓的理论,既存在逻辑矛盾,又违背客观事实,更不能指导未来,这样一来,地基坍塌,全无支撑,就已经是空中楼阁了!
{3}
stiwensun: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很难做到无缝对接,而且100个经济学家会给你提供101个经济理论和解决方案,所以如果要定位在学术批判的话,首先要看的不是理论的预测,而是这个理论是不是体系化、结构化。在此基础上看是否能推导出他说的结论。楼主的文章中把最重要的解构忽略掉是不应该的,所以也不是学术批判,更不可能对他的结论有理性的批判。建议楼主读一下库恩的范式论。
mingjingfeitai:我已经反复讲了,林毅夫学术批评,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辨析,而不仅仅是逻辑方面,不仅仅是客观事实方面,不仅仅是指导未来方面。说白了,林毅夫学术批评全面深刻系统,不存在忽略掉最重要的解构这回事。而且,文章就在桌面上放着,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很明白!
{4}
stiwensun:不要随便用国学来套经济学。第一,因为经济学是科学,而国学不是科学。目前判断科学与否的标准是波普尔的证伪理论,体系不同不要随便比较。第二,就算是要跨学科进行研究(现在流行跨界),一定要好好斟酌。冯友兰先生在《东方哲学史》中指出,中国的研究思维属于消极式的(这个消极不是贬义词),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仁”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不仁是什么。西方相反,属于积极式的,即我先定概念,讲前提,有假设,然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所以研究的重心会在体系和逻辑上。暂时不符合现实没关系,随着体系逻辑的不断扩展一定会有结合的一天,到时候就可以大一统。所以两种思维方式不要混乱。
mingjingfeitai:经济学是不是科学,争论很大,当然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同样,国学是不是科学,争论也很大,当然学界也没有统一的定论。至于中学与西学,譬如易经与物理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分析。但是,经济学有物理分析法和哲学分析法两种,本质上各有千秋,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那么,易经就是一种哲学分析,当然可以与经济学进行比较。在这里,您也明确承认了,新结构经济学不符合现实。另外,一个逻辑矛盾的所谓体系,拓展毫无意义!
{5}
stiwensun:分清楚什么是立论,什么是推翻。立论就是确立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拿他当作推翻别人的借口。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为什么对新古典冲击那么大,就是因为他在立论的同时能够与新古典学说进行耦合,最后得出不得不服的结论。为什么释迦牟尼能够成佛,玄奘法师能够代表那烂陀寺力压外世六道,就是因为他们不仅立了佛教的论,而且能够推翻他们的“道”。现在看楼主写的东西,都是在“立论”,没有推翻。耗散结构那篇还有点意思,但是是立论。因为明天我完全可以用结构力学再重新包装一下,可能对思考多了个视角,但是没有触及核心。至于具体原因,详见前面的1-4。
mingjingfeitai:在林毅夫学术批评中,既指出了理论逻辑矛盾,又指出了违背客观事实,更指出了无法指导未来,怎么没有推翻?而且,我自始至终以现代经济学立论,既理论逻辑一致,又符合客观事实,更可以指导未来,与新结构经济学进行辨析,高下立判,毋庸赘言!
{6}
stiwensun:既然是学术批判,就应该遵循学术范式。因为只有在同一个规则下才能说话。千万不要用商业上的颠覆来忽悠自己,因为商业上的颠覆有一个前提,就是实践不会形成框架,理论是有框架的。如果你说经济学,我用风水术来反驳你,到时候大家都没话说。还是那句话,立论和推翻是两个概念。
mingjingfeitai:当然,在林毅夫学术批评中,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这个大的共同框架进行辨析。至于国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只是篇幅很小的穿插,根本不可能喧宾夺主。另外,立论是推翻的前奏,推翻是立论的升华,并不是毫无关系!
{7}
stiwensun:删除一些不实的信息,比如自封的“中国经济学界的菩提达摩”,还有“民间智库国家转型研究院(筹)从事经济研究”(因为都没建起来嘛),还有那个小崔小撒的对话。我看了一下那个对话,不管是从文风还是信息量,我基本可以断定那是您自己的意淫和广告,并没有真实发生,或者是发生了一点将其夸大了。当然如果我说的不对的话还请拿出证据,我也会跟您道歉。
mingjingfeitai:其一,我说自己是现代达摩,是基于自己长期闭门读书以清苦修行的真实处境。当然,说我自己是现代达摩,并不是修行有多么高深,而只是喜欢这清苦的修行,并乐在其中罢了。其二,筹办民间智库国家转型研究,是我的理想。而且,这里面肯定会有大家看不见曲折和付出。其三,小崔小撒是网友的昵称,与小崔或小撒无关。而且,这个对话内容,真实有效!
{8}
stiwensun:您的PEI三论我以前就说过已经完全被推翻了,您可以回去看一下相关的回帖,所以要么不再提这个,要么赶紧深入思考。我也见过一些民科写有关的创新性的东西,虽然体系结构还不行,但是有火花,而且都在不断的更新研究,相信必有成果。但是您的这三个确实没有那个功能,所谓的新三元悖论初级宏观就有,而且考研都会考到;新痛苦指数确实是画蛇添足,用奥卡姆剃刀理论完全可以剔除掉;大小经济学更是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对这三个理论的质疑并不是在扩展面上的质疑,而是这三个提出来本身就站不住脚。所以说,还是不要提得好。
mingjingfeitai:您大可以反对,也不足为怪。但是,坛友中也有肯定和支持。至于我提出的这新三元悖论,大小经济学和新痛苦指数,怎么办,很有必要再讨论和沉淀一下,然后做结论不迟,等等看吧!
{9}
stiwensun:说个与题外无关的,您会引用爱因斯坦或某位国外数学家(忘记名字了)等为自己正名,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恰好是您的对立面。爱因斯坦确实当过民科,但是他在当民科的时候论文都是发在体制内的国际一流期刊;那位数学家虽然只在网上发布成果,但是他的成果有理有据,也是受到体制内嘉奖,而且体制内的学者都跟他有很多交流。所以说,经济学研究是个讲理的研究,只要有开创性的成果都有魅力,不会有人视而不见。
mingjingfeitai:其一,我早就说过,自己不是民科。毕竟,我既是物理学本科生,又在经济学上师承学院派,更与学院派交流频繁。其二,我从来没有引用过爱因斯坦或佩雷尔曼为自己正名,实在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他们有相当可贵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其三,我在坛子里引起那么多轰动,直至我成为经济学界网红,不是偶然的,是长期学习研究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必然结果。毕竟,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stiwensun:人大资深坛友
mingjingfeitai:学者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