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企业通过营销、创新和生产力带来的绩效结果。这是一个必要的结果,服务于企业的基本经济职能。利润首先是对绩效的检验——也是唯一的检验。
利润还有另一种同样重要的作用。它是承担不确定风险带来的奖金。经济活动,正因为是活动,所以着眼于未来,而关于未来,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它充满不确定性,有风险。英语里的“风险”是“risk”,它的源头是阿拉伯文,意思是“挣回每天的面包”。正是通过承担风险,商人才能挣回每天的面包。因为商业活动是经济性的,它总是尝试带来改变。它总是干自己自己砸自己脚的事,不是让现有的风险更有风险,就是带来新的风险。
经济活动有着漫长的未来;基本的决策需要15年甚至20年才能完全发挥效果,重大投资才能尽数收回。尽管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但我们知道,我们所投入的未来,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
光是利润,就可以为明天的就业提供资本,创造更多岗位,也创造更好的岗位。这又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定义,即用于需要创造额外新岗位的投资在增加。
最后,利润为经济满意度,以及从医疗保健到国防、从教育到歌剧等方方面面的社会服务买单。这些都有靠经济生产的盈余来偿付,也就是说要来自经济生产的价值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是结果而不是目的。企业只有赚取利润才能生存,但是把赚取利润放到一切活动的目的,企业反而死得更快。有太多案例了,有多少企业为了赚钱,采取歪门邪道,滥采资源,排放污染,粗制滥造,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自己却也活不下去。把结果当成目的仍然是今天绝大部分企业迈不开转型步伐的重要原因:不光是利润,传统企业中大部分行动都是把结果当成目的,造成短视、无效和浪费资源。
以企业的经济绩效为目标,和以利润为目标的区别在于,经济绩效目标是实现企业使命和长期目标的阶段性指标,是对所采取的行动有效性的衡量和反馈,是调整方向和行动计划的依据。本身就包括支持企业长期生存的因素,比如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绩效,以及社会责任等。这些就好像一个人身体的各种指标,只有全部都健康,才能证明身体健康。这些方面很多需要投资而不一定获得直接利润,却对企业的长远产生重大影响。
用个人的案例来讲可能更清楚。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更高收入。如果把收入当成目的,有些人弃学去赚钱,或者采用不合法手段牟利,虽然可能暂时有收益,却断绝了自己长远的前途。而当他认定自己的事业,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追求事业的时候,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目标。成功的人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目标组成的,每一次达成都引向一个新的目标。追求事业,也意味着不断尝试,不畏失败,就是因为有明确的长远目标指引。
真正的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个宏大转型目标,这样的目标能够吸引和聚集大量优秀人才,创造出远超于传统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益。然而,也有很多新创业企业,在巨款投资下仍然无法产生效益。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就进行大笔投资,期望用钱砸出市场,而缺乏真正社会需求的创业,最终只能失败;另一种是没有以经济绩效为导向,当基于绩效的所有领域去审视和决定创新创业行动,才能大大增加创新和创业的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