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承德生态产业基地路径研究的背景和承德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现状


基于承德区位、生态、文化优势
打造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产业基地的路径研究
胡占华 伊静 胡梦琪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承德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现状概况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世界秩序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全球经济总体转型与局部衰退并存,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让世界面对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东京议定书”和“巴黎协定”都是世界各国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一致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世界各国正经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生态经济的转型,从白色经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不断对内放开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是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两个阶段即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和顶层设计、制度安排阶段,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安排阶段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比较优势是人才红利、市场经济体量大红利,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理论是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政府;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告别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推进阶段,到了告别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转型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阶段。
中国“十五”规划之前生态环境保护为软约束,从“十一五”规划开始,生态规划被作为基础性和约束性指标,开始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经历了从生态环境保护向生态建设再到生态国家建设的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贯穿整个发展的主线。“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建设“美丽中国”有三大主题任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美丽中国、生态城市、生态特色小镇、生态社区、生态乡村、生态产业园、生态休闲农庄、生态企业、生态自然保护区等等建设风起云涌,生态+组织、生态+产业、生态+产业、生态+服务等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迅猛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福利等生态发展理念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老百姓认同。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突破,生态作为自然资源随着人类活动的逆生态化活动生态资源成为稀缺资源,生态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已经突破马克思对自然生态不是商品属性的限制因为稀缺成为可以明确为产权归属和资源配置的商品属性。政府追求的目标是:生态福利最大化,向社会提供公共生态福利、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和生态资源基于市场、产权基础上的资源配置;非营利环保生态组织: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生态福利最大化并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管理失灵时更显作用发挥;消费者: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消费,在市场经济和生态资源稀缺环境下向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者: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等公共生态福利增值公共资源价值、提供个性化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等生态福利并收取费用。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必然是互为因果关系,也就是实现生态、经济、技术的耦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要实现的目标既不是经济最优也不是生态最优而是生态经济最优原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不仅是一种经济物品,而且因为稀缺具有价值和产权属性,因此生态资源的配置就是基于生态资源的价值和供给需求规律生产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实现消费后实现产生价值和利润,形成价值利润分配然后进行资源再配置。
承德历史上就是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少数民族首领、宗教领袖等商议国政、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狩猎、军事训练的生态风水宝地,具有深厚的生态产业发展区位、生态、文化优势。承德的气候、水土、饮食等非常适合躲避瘟疫疾病,而建设夏都承德则充分考虑文化元素特别是江山一统的和合文化和怀柔文化、宗教文化以显示皇帝广施仁德、普仁天下,达到天下普乐的效果,这些文化元素从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名称典故上都可以找到溯源。 承德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5000年的红山文化、1000年的契丹文化和300年的山庄文化,拥有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承德还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绿色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拥有美轮美奂的清朝皇家牧场木兰围场和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承德比邻京津、外连东北内蒙内接中原,高速、高铁、机场四通八达,具有立足环渤海放眼全世界的区位优势。
 
    二、承德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现状概况
 
    承德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均自生水量37.6亿立方米,密云水库56.7%的水来自承德,潘家口水库则有93.4%的水来自承德,每年为京津供水22亿立方米,是京津重要水源地。全市有森林公园2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4个,湿地公园20个,有林地面积3360万亩,占京津冀三省市的36%,森林覆盖率达到56.7%,为全省最高。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0天,比京津冀平均天数多61天,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3微克,比京津冀平均浓度低33微克。目前承德市正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与健康养生、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天然山泉水、新型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十大绿色产业,尽管如此,承德的生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还没有把承德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掘形成产业优势,特别是在大健康、大旅游这个涉及将近十五万亿市场规模的蛋糕还需要做大量文章和扎实的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河北省将承德作为重点扶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京津冀中关村智慧环境高新技术展示中心、智慧环境产业研究院、智慧环境能源监测检测中心等一批项目已纷纷落户承德作为河北省“十三五”规划定位的“国家绿色大数据中心”,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尤其是与北京数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全国及华北地区打造的数据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数据资产交易平台——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已经正式启动承德市与北京市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跨区域交易试点建设。这意味着,承德作为全国碳汇交易先行示范区,植树造林、企业实施节能改造降低能耗等多种方式所产生的减碳成果,可以变为“产品”放到碳交易平台上出售2016年4月,承德市在北京公布《2010年至2013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是率先在全国向社会亮出自然资源“家底”的设区市,这也是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倒逼机制来自我加压,并向世人展示着承德践行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2016年6月28日国家级水权交易平台——中国水权交易所开业,这为承德与京津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水权交易提供了场所、制度保障和更好发挥承德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