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的回归


逻辑

陈总分享他做住宅标准化设计的心得时,老哥讲到了现在多数公司在设计流程管控上做得不妥当,做完了建筑设计,接着做结构和试图设计,最后做室内设计——在这个阶段上把最终的功能配置完成——在最后室内设计过程中,就会发现与建筑和结构设计有矛盾。

于是他给若干公司做了流程的优化:在报规前把室内设计做好,从功能上优先满足用户的需求。流程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有效性,最终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现在不少公司都认可了设计流程的优化,但鲜有能够坚持下来的。

常规

 

陈总讲的情形生动地描述了建筑设计的失位。

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有一个过程:第一步认为建筑设计管“好看”;再后来认为建筑设计是管“好用”的,在这阶段里,各种使用功能、机电设计都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人体工学。第三步认为建筑设计是管“耐用”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形之下,好的建筑设计可以保证几十年不过时,就比如北京CBD的国贸中心就是样本;最后一个阶段,认为建筑设计是管“适用”的,片面贪大求洋,成本上会出现极大的浪费。

正是由于建筑设计没有做到位,甚至是失位,造就了大量既难看、又不好用的建筑,理所当然给后期的优化提供了非常大有空间。

匠人

每个都有自己的定位: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们的工作有着严格的工序,风量平衡、水量平衡都是必须做好的,这是交竣的必须条件。

如今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既使有人还在做,做得到位吗,能做到70分位以上吗?

做一个理想主义的管理者,就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一个匠人就需要把他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还不错”、“还凑合”——这是对人的最大的污辱。

做好自己、惠人达己,其实是回归本职、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