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文件制作


    近一段时间以来,从投标结果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 投标文件中的证书复印件(包括投标单位、生产厂家)不清晰,没有用原件进行扫描,也不是彩色的,让人感觉是挂靠单位或对投标资料平时准备不足;(市场部需要完善)

2、 投标文件中的证书(包括投标单位、生产厂家)有效性存疑,应该年检或监检的没有做,没有及时更新证书;(市场部需要完善)

3、 标书制作不做打分索引,专家无处查找;(投标团队人员需要落实)

4、 生产厂家技术参数或产品认证系列不全,让对手抓住把柄,设置绿色或技术壁垒;(市场部、技术部会同厂家完善)

5、 对产品技术要求认识不足,不清楚招标文件的真实要求,答非所问。尤其要求做到问啥答啥,所附资料要求一目了然;(技术部会同厂家技术人员落实)

6、 国家权威部门认证资料收集不全;(市场部完善)

7、 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认可的检测报告不全,检测报告中各子项要求不清楚,有效信息掌握不充分;(市场部、技术部会同厂家技术完善)

8、 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资料不全,不清楚空调设备应该具备哪些证书?这类证书获取的难易程度如何?对手获取的证书情况如何?(市场部、技术部会同厂家技术完善)

9、 公开宣传的印刷资料(如样本、设计手册等)研读不细致,信息掌握不够全面;(技术部会同厂家技术完善)

10、 投标单位规模、管理体系、各项规章制度无法有效支撑招标文件的要求,可信度差;尤其是外地项目售后服务能力存疑;(市场部会同投标单位完善)

11、 研读招标文件不充分,没有仔细理解招标文件的真实意图;(投标团队成员)

12、 投标团队人员(如市场、工程、技术、商务、预算等人员)配备不齐全,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投标团队人员)

13、 投标团队整体缺乏实战经验,市场拼杀能力差;(投标团队人员)

14、 潜在对手资料收集不全,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市场部完善)

15、 投标团队取经、交流、培训投入少,不清楚评标专家的真实想法;(公司需要落实)

16、 没有很好的渠道了解竞争对手;(公司需要落实)

17、 投标文件中共性资料平时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深入研究细化各项资料的内容;(市场部、技术部完善)

18、 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投标团队;(公司落实)

19、 现有模板跟不上评标专家的要求,没有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措施,语言干瘪,可信度差。(公司落实)

针对以上问题,若想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苦练内功,逐条解决以上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1、 邀请评标专家就目前市场招投标评标情况做一个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形式讲述评标过程中的得分要点;

2、 邀请在市场中通过真实招投标而获得成功几率较大的公司做一次交流,通过案例形式讲述投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一份完整的投标文件,深入研读,举一反三,完善我们自己的投标文件;

4、 确定参与投标的方向,结合现有厂家产品系列的性价比,积累各厂家的相关证书资料;

5、 组织稳定的投标团队,做好团队各类人员(包括市场、工程、技术、商务、预算等人员)的培训工作;

6、 寻找一个机电安装一级专业资质,资金安全可靠,费用合理、公司规模较大、管理制度健全,售后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公司作为合作方;

7、 寻找产品性价比高,规格齐全,技术先进,各类证书齐全,高、中、低三个品牌进行深度合作;

8、 收集潜在竞争对手的商务、技术、成本等各类资料,知己知彼,找出取胜之道;

9、 通过招标代理了解北京或国家机电安装(或空调施工)专家库人员,收集专家的背景资料,掌握专家的评分关注点;

10、 跟具有授信额度的品牌或投标单位合作,尽量减轻财务成本,提高竞争力;

11、 多渠道了解市场成本,了解竞争对手成本,充分遴选施工队伍,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