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发家五部曲(一)


 

 

  海尔:发家五部曲(一)

 

     1、张瑞敏与海尔的创建

 

张瑞敏,1949年1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中毕业就接父亲的班进厂当了工人。他当过建筑五金厂的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市家电公司副经理。1984年,张瑞敏主动请缨来到一家亏损的集体企业当厂长,这是一家不断更换厂名和商标的集体所有制的小厂,先后叫过青岛日用电器厂、青岛东风电机厂,有名目繁多的电器产品:交直流电动机、潜水泵、吹风机、电风扇、电动葫芦、洗衣机……张瑞敏是这一年调来的第四任厂长。他到任时,工厂已累计亏损147万元,产品卖不出去,工人发不了工资,人心浮动,纪律涣散,。 由于生产的洗衣机外观粗糙,质量低劣,一直销不出去。经过反复论证,张瑞敏决定放弃这个产品,转产电冰箱。他们向国家申请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轻工业部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将他们列为全国第41家电冰箱生产厂家,即最后一家。他们把厂名也改了,叫青岛电冰箱总厂。于是,这个青岛电冰箱总厂便成了海尔的前身。他们认真进行了考察,与副厂长武克松等7人组成考察团,远涉重洋,先访问意大利,又到了联邦德国,认真考察了多家的电冰箱生产企业。最后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定了为期7年访生产技术与经验合作合同。1985年初,请轻工部长沙设计院进行总体设计,请山东省成套设备公司订购所需设备,2月,将旧设备、旧产品全部处理。3月,厂房改建完毕。5月,安装引进的德国设备和6条生产线。6月,生产第一批琴岛—利勃海尔四星级电冰箱,达到单班日产100台,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施工、当年安装设备、当年投产获益,当年盈利2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