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人撬动一个城市的市场——他只用了一招


前两天的文章中提到运营中要制造“社交货币”(大家可以在我的公众号输入关键词“社交”了解)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制造社交货币三种方法中的一种——使人们觉得像自己人来讲一个经典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就应该能够明白什么是“使人们觉得像自己人了。

 

“使人们觉得像自己人”其实也是利用了我昨天线上培训课程中的用户思维和核心用户思维原理,就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手段将用户变成自己的员工变成自己的推广者。

 

Uber在这个运营方法的使用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Uber从两个维度来使用这个方法,使得Uber敢说自己可以三个人就能够撬动一个城市的市场。

 

首先从私有车主的维度。车主除了自己跑活儿挣钱以外他们还给了车主这么一个权力,就是你可以介绍你的朋友也成为Uber的司机,并且给予你200元的奖励,在这个时候你就充当了Uber的业务员的角色,但是这200元奖励你不是马上能够拿到,而是要你介绍的这个朋友必须跑足20个单,Uber才会把这个奖励给到你。

 

这样既能够撬动司机这个群体不停的介绍信的司机进入Uber系统,而且还能够防止无效推荐,而介绍者在这个过程中又充当了一把核心用户的功能,在为Uber不断的补充新鲜的血液。

 

当然关于这些群体的制度化管理在这儿就不和大家分享了,应该在百度上面就能够查到。

 

另外一个就是从乘客的维度来使用这种“使人们觉得像自己人”的社交货币的制造方式。

 

比如:Uber的乘客A可以获得比如30元的打车券,但是这个打车券A自己暂时不能使用,而是要发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发到朋友圈,此时朋友B领取了这个打车券可以去使用,但是只有当B使用了这个打车券以后A才能够使用这个打车券;同时B在使用完以后又会得到一个和A一样的打车券,这个时候B必须做同样的动作将打车券分享给C,C使用之后B能够使用这30元的打车券。

 

就这么一种方式就足以让Uber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不需要做广告,因为所有使用者都是你的广告推荐者。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用户又充当了一把Uber的员工和推广员。

 

从司机和乘客两个维度用营销中的一种方法使得Uber能够在短时间来从0到估值600亿只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

 

其实类似于Uber这样运用制造社交货币的成功案例很多,去年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做出了“U递”这么一个APP,就是用的这么一种方式,上线第一天就有60万的用户涌入最后导致系统瘫痪(这么多人同时进入也是当时他们可以考虑到的)。

 

比如我们在销售的人人店系统和我们即将上线的包子直播系统,都是可以搭建“使人们觉得像自己人”这样的社交货币的。但是从人人店来看,至少有99%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这里面的这些功能,也根本不知道用这些功能如何来制作属于自己的社交货币。

 

在以后我们的经销商培训中我准备好好的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课题,帮助客户来制作这样的“社交货币”。

 

       学会了这个,你也可以用三个人撬动一个细分市场,人海销售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zpyhsh

 

我是曾平,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关于销售、管理、运营、商业模式、企业级直播、核心用户、创业等问题,本公众号已经开通原创功能,大家多提意见,大家相互学习!留言板已经开启,欢迎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