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平等(二):信贷与房地产


  一般而言,信贷增长高于而不是低于GDP,说明投融资存在大量的不合理之处,金融已经产生了问题,信贷未能促进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发展。信贷增长本身并没有不对,但信贷能否增强货币流通才为重要,不然信贷增加而货币并没有增加,缺乏足够的货币将引发危机。因此,为消费贷款也不利于金融稳定,贷款为消费而不是生产融资并不是一定不合理,比如按揭买房买车,因为通胀的存在,贷款者其实正在通过借贷积累财富,负利率是信贷不合理增长的结果,而能够借到钱在负利率时代则是对这一群体更为有利。无通胀的信贷快速增长显然制造了严重的债务积压,即信贷没有造成通胀则必然造成了信贷的沉没,造成了银行的呆坏账,也就制造了私有部门的债务积压。

  负利率时代,人们迫切需要借贷且增大足够的投资和消费,以应对财富的保值增值。信贷导致财富不平等,富人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这种现象如果属实则造成一个致命的怪圈,信贷抑制科技、劳动力转化率和社会潜在发展的动力,致使富人的消费也受到抑制,但是穷人在通胀的影响下,财富遭受贬值,但生活改进提高的空间却增大了,因此存在很强的消费意愿而能力不足,这也抑制了科技、劳动力的转化,穷人将增加信贷以维持或增加消费。如果穷人不能具备偿债能力或者偿债能力遭受损失将导致债务积压。

  富有群体以其雄厚的财力不仅可能拒绝还贷,还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得贷款。通过信贷购买现有资产,如果不产生新投资和新消费,信贷的社会价值损失将由穷人承担。有人提出要提高银行信贷占GDP比例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种论调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实体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才会产生信贷需求,利率不论怎样由人为摆布也与经济增长率保持一定的关系。投资下降与经济活力互相影响,经济活力下降,投资机会减少,富人财富增长不是靠生产率提高和扩大社会产出取得的,名义利率的变化总落后于通胀率。金融业高薪来源于实体投资趋缓人们对于理财需求增加而对金融业形成加持。实际利率下降,促进资本品价格上升。而这进一步造成投资以追求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杠杆率上升推升资产价格,这个很好理解,潜在的需求推升了人们对价格的预期,私人借贷也倾向于收益高的产品。

  银行吸引人们借贷,国家政策造成群体间的不同偏好,消费者固有的偏好和技术进步将引领我们走向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下,房地产占财富的比例将上升,房地产开发占总投资的比例将很大且不断上升。

  购买房产是为了财富积累,因此产生的信贷肯定扩大了人们之间的财富不平等。这没有带来新投资,却为过去投资的回报,没有带来新消费,却是消费过去一个时期的投资产出。

  从这一点来说信贷必然造成了资产价格的泡沫,通胀对于回融资本再投资的影响大,还是对于投资购买房地产的影响大,这点在各种情况下不同,有研究称房地产信贷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房地产信贷需求与资本投资需求是怎样一种关系?房地产是蓄水池,注入不会流动,资本投资是瀑布是一个充满冲击力的流程。

  信贷在房地产行业快速增长必然推高这个行业的资产价格,况且土地不可再生,扩大土地供给自然产生极差地租,像涟漪一样层层推高土地价格。房产在财富中的占比越高,说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正在衰弱,生产率将不能获得进一步更好地提高,因此经济会越发不稳定,因为经济不能进一步持续发展,创造更好、更多的发展机会,人们之间的财富也会更加不平等。信贷密集度提高,科技转化率下降,不平等扩大。周期性的房价上涨收益似乎均被“购房出租”的业主和未借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住业主获得,而不是用贷款购买自住房的人。

  西班牙和爱尔兰、美国经历了土地资产价格的下跌,房地产市场遭受严重冲击,信贷的持续增长已经让信贷供需双方对这一市场了然于心,信贷和资产价格下跌也在能够承受之中,但是如果市场秩序不成熟,则过热的投资和财富的持续贬值带来的资产价格下跌将影响人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