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寻方法 解难题 求突破


  不久前,长期在浙江省义乌市经商的埃及人阿尔·法拉希不慎将膝盖扭伤,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共花4.4万元医疗费用。由于他参加了义乌市职工医疗保险,医保基金为他报销了近3万元。 近日,他收到义乌市医保中心的领款通知,感到非常高兴。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市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也是我国外商人员入驻最多的县级市。全球五湖四海的外籍人士纷至沓来,圆梦义乌。

  那么,这些众多来华的外籍人士在义乌市生活就业,他们如果有病怎么解决就

  用这个平板进行入户登记方便多了,而且速度快质量高。近日,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社保所的工作人员杜海娥说。

  去年8月, 忠县正式启动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为提升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该县人社局通过自主研发软件,配备手持移动终端 (PDA) 的模式, 精准高速地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截至去年年底, 该县完成信息采集登记入库人数达103.87万人(含外来人口)。

  立体宣传 争取群众支持

  入户调查时, 群众会不会不予以配合或者不如实告知真实情况?如何让群众愉快地接受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并予以配合? 这是忠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在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前的担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忠县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 搭建县级和镇街的组织构架, 明确由镇街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和业务培训会。

  为保障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宣传到位,该县人社局统一制作宣传音像、海报、 告知书等, 统一制作入户登记资料袋、预留卡等物品。

  该县结合实际下乡宣传, 同时在县级报刊专题宣传10次,广播电视宣传5次, 在城区人员集中地利用商业LED广告大屏幕连续播放宣传片两个月。

  数据信息化 提升登记效率

  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在启动之前先行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和县城社区进行试点, 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忠县社保局局长伯峥嵘说,但在试点中我们发现原始的登记方式会使纸张、 耗材大量消耗以及增加人工分拣、 信息录入等成本,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财政经费的节约。

  鉴于此, 该局决定利用系统数据信息化入户解决以上难题。 经过多次试验比较,并征得县领导同意,按照系统软件需要的字段和格式编制单机版APP软件程序并安装到手持终端PDA,彻底解决了手填登记信息表入户登记工作遇到的难题。

  这个软件程序操作很简单,我们用起来也很方便,还便于携带。该县新生镇社保所所长肖大志说。

  按照设计流程, 只需镇街社保所将辖区内村 (社区) 的数据, 从全民参保登记系统导出基础数据后,再分别导入手持终端PDA中,交调查员进行入户登记工作, 登记核实后的数据直接从PDA导入至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 完成输入信息一次转化。

  我们共为各镇街配发了500台移动手持终端, 以满足登记需求,确保按时完成登记目标。该县社保局负责人说。

  严格奖惩 加快工作进度

  建立单项工作考核制度,是我们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手段。忠县社保局负责人说。

  为切实提高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该县实行定期通报排名。 由县政府督察室定期对各乡镇 (街道)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县社保局对全民参保登记实行周报制度, 每周对各镇街任务完成情况和录入质量排名通报。

  同时,将全县29个镇街划分成6个片区,由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推进督导, 达到了学经验、 找差距和解难题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 该县社保局建立了信息数据的核查办法, 核查镇街街道完成数据的真实性, 核查结果与工作经费直接挂钩, 切实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医问题?他们是否可以参加本地的医疗保险?这些成为在华就业外籍人士关心的问题。

  扩大覆盖面 让外商进医保

  据义乌市医保中心主任吴群伟介绍:自人社部实施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以来,我市根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积极开展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工作。 从2012121日起,我们开始受理外国人参保工作。 截至今年220日,共有106个国家的3926名外籍人参加了我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居浙江省首位。

  为方便外籍人士参保,义乌市多措并举为外籍人士提供方便服务。例如,他们印制了中英文对照的外国人参保政策问答,解读医保政策和常见问题,对外国人参保单位发放通知书和宣传资料,并在媒体和刊物上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告知外国人士参保经办流程,帮他们充分了解医保政策,提高其参保积极性。

  义乌市依托涉外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外企和员工BL就业证、参加社保,提供一站式服务。对首次申请就业证的外国人,在BL就业证的同时BL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对申请就业证延期的外国人,优先BL社会保险参保登记。这些措施,扩大了外国人参保覆盖面。

  畅通报销渠道 满足就医需求

  在义乌,我和本地人一样享受医保待遇,为我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请允许我致以诚挚的感谢!来自伊拉克的穆斯塔法·阿克拉姆在翻译的陪同下,到义乌市医保中心BL医疗费用报销手续时,对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长期在义乌市经商的穆斯塔法·阿克拉姆患有冠心病。两年来,他多次在医院接受治疗,医疗费花了近16万元,医保基金为他报销 10.5万元。

  据悉,外籍人士参加义乌市医疗保险,在待遇享受范围、报销比例,以及报销限额等方面与本地参保人员一样,既可享受住院报销待遇,也可享受普通MZ、慢特病MZ报销待遇,个人账户金额也按规定划入,用于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

  据统计,在外籍参保人员中,义乌市有4788人享受普通MZ待遇,55人享受住院待遇,医保基金支出120.32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73.45万元, 个人账户支付46.87万元。优质的医保服务吸引了广大外商在义乌市安居乐业,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

  解决语言难题 提供个性服务

  谈到外籍人员在报销医疗费用有哪些难题时,吴群伟说:我们确实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当前,义乌市参保人员报销医保费用,除了在定点医疗机构联网报销外,也可以在医保中心报销,并且都是直接转账。由于外国人姓名书写较为复杂,涉及到语序、空格、大小写,以及外国人提供的个人信息不一定与社会保障制卡、银行开户信息吻合,就导致他们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刷卡时,出现人、证、卡不符,联网结算不成功。同时,也会导致外国人持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票据到医保中心报销后,在支付待遇时,网银系统实名认证失败、转账不成功。

  为解决这些问题,义乌市医保中心一方面联系信息部门,解决外国人姓名书写字段规则与长度等问题,为外籍参保人员就诊联网结算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为在医保中心报销医疗费的外籍参保人员开具银行本票,方便他们领取待遇款项。

  此外,因医学、社会保障术语专业性较强,外国人或翻译人员难以理解、难以传达,义乌市医保中心就在报销窗口安排了英语水平达6级的工作人员,用规范、 流利、通俗的语言,为外国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优质的医保服务,让居住在义乌市的外商人员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解除了他们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居乐业,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保驾护航。外籍人员在医保服务大厅BL参保手续。

工伤如何界定 工伤资格认证 工伤险时限 领养老金手段  山东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