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16年年度的风云人物马某在新浪微博上高调宣布复出,并且注册了一个新微博,以公益人的身份出现,并且微博上认证的资料是:北京宝亿嵘影业公司行政总裁,另外,还成立个人工作室。
那么如今名声不好的马某为何还敢高调出现在公众的眼前呢?
今天我们在这里对于马某的人品不予置评,咱们就从这起事件的背后分析一下互联网营销的多种方法。
首先这算是一例典型的事件营销了,其实它还是“王宝强离婚事件”的延续。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了人们的窥私、从众心理以及明星本身的名人效应,再加上这起事件背离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社会效应,从而形成一种热度和曝光度,达成宣传自身,提高人们对新上映的影片关注度的一种手段。
这起事件营销的手段可以说是与数年前的“凤姐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的人们猎奇,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网络营销的本身是与传统营销区别很大的,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性决定了人们更喜欢释放自我,将自己内心在现实生活中不敢释放的那一面表露出来,可以说这是一种“网络叛逆”,因此在信息流庞大的互联网上,与主流社会差异不小的事情更易获得众多网民的关注。
其次就是口碑营销,马某此次复出打着的是为了做公益的旗号宣传影片,并且将影片的所有利润捐献出去,这与马某之前的所作所为可以称得上是天差地别。
“马某”这个词如今可以说间接的与“潘金莲”划成了等号,一个被所有人定义为坏人的人,突然有一天宣布要从良了,这绝对可以说是颠覆了人们的印象,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先把自己的态度展示给大家看,从而逐渐扭转人们对她的看法。
口碑营销又称病毒式营销,其核心内容就是能“感染”目标受众的病毒体——事件,病毒体威力的强弱则直接影响营销传播的效果。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泛滥的时代里,消费者对广告,甚至新闻,都具有极强的免疫能力,只有制造新颖的口碑传播内容才能吸引大众的关注与议论,“马某复出事件”可以说是正是利用了一个特点。
接着就是微博营销。如今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新浪、腾讯、网易和搜狐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目前已经突破6亿,每天日登陆数超过了4000万。同时,微博用户群作为中国互联网使用的高端人群,其活跃度,对新鲜事物敏感度一直都是最高的一部分人群,同时也是互联网上购买力最高的人群。
此次复出事件正是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将每一个关注事件的用户当做潜在的营销对象,利用自己更新的微博向网友传播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获得网民的巨大关注度,从而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价值。
最后就是新闻营销。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广告信息铺天盖地,消费者开始产生资讯焦虑,对广告敬而远之,而新闻营销则会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别人想要传播的东西。
马某此次在微博上高调宣布复出之后,各大网络媒体争相对此“新闻热点”进行了报道,无形之中利用了新闻营销形式上的隐蔽性,事件本身的争议度、可看性和完整性,此次事件已经抓住了人们的心理,达到了宣传自身,传达信息的目的。
撰写:猛犸世纪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mmim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