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的天然活性剂一般由石蜡、有机酸、沥 青质和胶质等物质所组成。在原油开采过程中, 水通常以非常细小滴(珠)的形式存在,形成油包 水乳状液,这对原油的提炼加工造成非常大的危 害。目前,一般要求将原油中水的质量分数降低 至0. 5%左右。据报道,世界上2/3 的原油需要破 乳脱水后才能进行提炼加工。乳化原油脱水困难 的原因在于: 高粘度的原油使得水珠难以依靠重 力来分离,这些大小在1~ 100 μ m之间小水珠可以 在原油中稳定存在几个月甚至一年而不与原油分 层; 由于原油中天然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油水界面 并形成一层弹性“外壳”,这层弹性“外壳”阻止了 水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凝并。最常用的破乳方 法是在原油中加破乳剂,以破坏由天然表面活性 剂在界面上形成的弹性外壳,使得小水珠凝并成 大水滴,从而大大缩短分离时间。笔者针对大 港扣 50区原油性质筛选出较好的破乳剂,并考察 了温度、破乳剂浓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破乳 剂浓度对原油及 4 组分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 响。
破乳性评价方法: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5281291 规定的 方法, 将含水稠油及设计量的破乳剂溶液加入 50 mL具塞量筒中,在脱水温度下恒温20 min后手 摇200 次,恒温静置,记录不同时间的脱水量,同时观察界面整齐与否,脱出水是否混浊。 为对破乳剂的脱水效果(脱水率和脱水时间) 进行综合评价。即 DV =∑Ki[( fv) i -( fv) i -1] ×100 ( 2) 式中,( fv) i 表示i 时刻的脱水率; Ki 加权系数,对 应静置时间 15,30,60,90,120 min的取值分别为 6,5,4 ,3,2,1。DV 值等于 i 时刻的加权系数乘以 i 时刻与i -1时刻脱水率之差的总和。0 <DV < 600,DV 值越大,表明破乳剂的综合脱水效果越好。参照标准测定破乳脱水后净化油 含水量; 参照 标准测定破乳后污水 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