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热的 “人工智能”都有哪些看点?


  试问2017开年以来最热的专业词汇都有哪些?“人工智能”无疑会占据其中重要一席。

  看点一,人工智能高调入选国家战略。

  全国两会召开,爆出的第一大冷门,即“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宣告入主国家战略主场。

  与此同时,多位科技界人士、知名企业家的两会提案均与人工智能紧密挂钩。如百度CEO李彦宏代表提案不仅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而且对于人工智能与民生的结合给出了具体落实方案,如以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寻找走失被拐卖儿童为例,识别准确率可高达99%以上,结合各地公安、居民身份证信息等大数据平台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走失被拐卖儿童的及时发现率,从而极大地降低骨肉分离这一人间悲剧发生的频率。这一提案在让人们眼前一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人工智能”,这一在普通民众看来还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状态的时尚新技术,一时间有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憧憬和美好期待。

  究其原因,“人工智能”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更是创造人类未来智能生活的一大核心元素。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何谓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常常见诸报端的英文缩写为AI,不同于另一项革命性技术-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VR。即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有了一些科学家对于未来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控制的担忧与论调。

  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的,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算法模型及模拟为基本研发思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从对研究者的要求来看,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看点二,人工智能正走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其实无人驾驶汽车距离我们并不太遥远。

  从2009年,谷歌开始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研发,到2015年百度无人驾驶车的完成路测,2016年北汽无人驾驶汽车正式在红海滩开跑,甚至最近亚马逊组建专门团队投入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越来越多玩家大咖的加入,无人驾驶概念车到原型车的下线销售,实时监控与智能操控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投入使用。多方面迹象显示,无人驾驶汽车正在一步步走近我们的生活,也许不远的将来,就如当年我们上小学时老师预言,以后我们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对着电视就可以一键遥控看到世界任何角落的实时转播,当时同学们大都嗤之以鼻觉得不可思议,然而今天看来,如今的无人驾驶汽车,谁又能肯定不会像当年的电视机一样,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呢?

  归根结底,科技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应用了多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正是这样一种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的代表。

  看点三,众多企业试水,针对“人工智能”重点布局。

  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谷歌对人工智能进行重点布局并不意外,就连上文提到的国人印象中做电商的亚马逊也布局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无人驾驶汽车,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思考了。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毋论此观点正确与否,我们先来看看“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企业们对此如何反应。

  国内搜索引擎领导企业百度,目前的研发投入,大都投向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2012年初百度已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在语音识别上,2012年底百度就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2013年则是大举进军,截至目前,百度已经收获了包括在summer party获得最高奖项的“百灵”项目在内的多项科技成果,人工智能技术也已渗透到百度的所有核心业务之中。

  一向以研发投入占比最高著称的华为也极为重视“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早就开始此方面布局,如包括诺亚方舟实验室、高斯实验室、香农实验室在内的2012实验室的成立,其中,诺亚方舟实验室,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学习——数据挖掘研究。同时华为的布局并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在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市场上,华为也开始了一番新的布局。2016年7月,华为与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双方将加强在下一代物联网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分享与挖掘等领域的合作,以及未来联合研发以及联合拓展新业务的可能性。

  美的自身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加以布局。4月27日美的宣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开设未来科技中心,以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新兴技术为研发方向,希望为自身产业升级创新和向高技术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国内众多企业紧锣密鼓布局人工智能的时候,以走在科技前沿著称的老牌国外名企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GE不仅在生产中大量运用各种高精度机器人,在多个总装车间上演具备智能化自动系统功能的“3D秀”,还于2016年收购了Bit Stew Systems和Wise.io两家高科技初创公司,拓展其工业互联网主要载体Predix平台,同时打造其人工智能实力,与IBM旗下的人工智能产品Watson展开竞争。

  其老对手IBM、ABB针对人工智能又是如何布局的呢?

  先看近期,4月26日,ABB、IBM宣布联合开发高端工业人工智能。

  在日前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双方宣布将联合开发高端工业人工智能,把ABB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IBM“沃森”物联网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应对工业领域各项重大挑战的全新解决方案,如加强质量控制、减少故障停工时间、提升工业流程速度和产量等。新解决方案的应用之一是将实时认知分析嵌入工业产品检测流程,从而实现质量控制自动化。ABB的系统负责捕获实时产品图像,通过IBM的物联网认知计算技术进行分析,从而迅速识别不合格产品。

  该解决方案可在产品部件组装流程中向生产者提醒一些人眼无法识别的关键故障,使质量控制专家快速介入。这在提高生产线产量的同时,还可提升生产准确性和产品一致性,从而帮助厂家避免昂贵的产品召回和信誉损失。

  在智能电网领域,新解决方案可通过提取历史和天气数据,预测电力供应侧及需求侧的模式,帮助客户优化运营并维护智能电网。气温、光照和风速预报将会被用于预测电力消费需求,帮助客户决定最佳电力负荷管理及实时电价。

  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表示,新的解决方案将提供很多机遇,尤其是在能源过渡方面。通过加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并将其整合到智能电网中,未来25年预计可带来7万亿美元的产值。

  可见,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众多企业未来技术研发战略重点之一,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升级发展战略重点。

  勇立潮头的企业家们,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您的企业发展战略做了相应调整吗?莫等闲,赶快行动起来,向着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