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苗实:
王老师,这是第四个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做独立经济学家有一定难度,这个从林毅夫老师和谢国忠老师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么,尽管如此,我依然乐意坚守独立经济学家这条路。毕竟,中国未来自由开放的走向,势不可挡,也不会改变。请问,我以后需要在哪些方面不断加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或者更直接一点,怎样才能实现适合自己的财务自由呢?另外,本人自我介绍一下,1996年-2001年在宝鸡文理学院物理系本科班就读,毕业后深居书斋独立从事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2009年9月以来一直在网络创作,现为各大经济论坛网络红人,主要活动在经管之家,草根网,人大经济论坛,天涯经济论坛,凯迪社区,中经论坛,新浪(微博博客杂谈)和经济学家等多家网站,著述2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学术人生沉思录:读书人原来这样》《现代达摩独自悟:学思只说家常话》。
2017年6月8日
王福重:
如果沿着目前写作,做经济学家的路子,是不行的。因为你的资格不够。经济学是高度专业性的科学,不写几篇正儿八经的论文,没有人相信你。
你在写的这些,没有人会在意,因为大家不认识你。不如听林毅夫他们的。
我建议你,可以先读一个研究生,你学物理的,数学应该不错,再把英语搞一下,很有希望。这是作经济学家的第一步。
如果不行,我建议你专门研究某一个方面,比如房地产或者理财,同时找个相关的工作,如理财I公司,房地产中介。积累经验。在一个行业久了就有发言权。作网红。就会有收入。
财务自由是说想买什么买什么。这个很难,我觉得随遇而安,等待机会,抓住机会就可以了。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专业化,记住这一点
2017年6月8日
学者苗实:
前几天,王福重老师,也就是老王说我,没资格做经济学家,一没有正式论文,二不是研究生。其实,他就是一家之言,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必过于计较这个。当然,这也代表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粉丝们不答应,非要我反驳一下,没有办法,下来我就再老生常谈一回。其一,没有正式论文是事实,但是发表学术观点,不一定必须是正式论文。也就是说,我著述2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学术人生沉思录:读书人原来这样》《现代达摩独自悟:学思只说家常话》,而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清晰展示自己作为独立经济学家的一切思想,这样一来,经济学界就可以加以评判,进而确立我的一席之地。实际上,我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研究上,多年积淀,学有所成,然后通过著书立说,已经是成名成家了。其二,不是研究生也是事实,但是我是物理学科班出身,受过严格系统的科学训练。而且,在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我学习研究了整整二十年,完全可以自学成才,作为独立经济学家,有作为有建树,名副其实,更无可厚非。其三,老王就是这个老毛病,哗众取宠,不切实际。毕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试问,他对我有过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吗?根本没有啊。所以,老王的这个评判,不科学,也不实事求是,不足为据,听一听,笑一笑,就可以了,哈哈哈!
2017年6月10日
热心网友:楼主就差一博士文凭,不过能写那么多书,也够博士级别,甚至是教授级别了。
2017年6月10日
学者苗实 :
王老师,这是第五个问题。可以说,从发展潜力看,中国极有可能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是,从改革开放的进程看,目前又举步维艰,大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那么,在这个层面上讲,客观理性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是三喜三忧平常看,不能只是乐观,或只是悲观。可以说,过去,我过于重视改革开放的作用,因而过于悲观,总认为林毅夫老师的乐观有过头之嫌。其实,林毅夫老师的分析也好,还是我本人的分析也罢,应该是各取三分观之,才称得上实事求是。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万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高发期,一旦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就可能掉进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日本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那么,请问您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什么看法?如果顺利跨越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得以彻底贯彻,进而开花结果吗?
2017年6月9日
王福重:
中国跨不过去,会掉进陷阱。
历史上,只有几个国家成功成功跨越了陷阱。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民主国家,都是私有制国家。都能进行技术创新。
从中低收入到高收入,需要技术创新,自主创新。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在一个国企垄断,非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做不到。
中国经济的繁荣期已经结束。
既然市场是根本作用,政府还怎么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在政府的作用已经太大了!
仅供参考。
另,最好不要再提已经问了多少个了,搞得好像托儿。
2017年6月9日
学者苗实:我跟您,又没有见过面,与托儿毫无关系。说白了,就是学术交流,讨教而已!
大米稀饭8:百分百能跨越过去,然后宣布进入发达国家的初级阶段。
最后清道夫:在老王身上花钱值,人家说人话,不装逼,敢玩真的。
学者苗实:老王那是相当警惕,说我是他的托儿,好幽默!
最后清道夫:从经济层面讲,了解深度远胜于马光远、叶檀等,对于中国经济的了解远胜于郎咸平。
学者苗实:确实,知根知底,且敢直言,难能可贵!
她的支柱2008:哈哈,真的没几个人敢玩。
最后清道夫:不过在这样的圈子社会,尤其是造假圈子不受欢迎。还好经济学是显学,老王混口饭吃不成问题。要是其他学术门类,老王这个性饭碗不知道还端不端的稳都难说。
学者苗实:他现在也不太好端啊!
最后清道夫:如果老王那天混到禁言禁书禁圈子丢饭碗的地步,我会捐100块帮他一把,不能亏了说真话的小男孩。
学者苗实:好,有正义感!
学者苗实:也许,经济变量太多,谁也不能代表真理,包括厉以宁老师,林毅夫老师,等等!
灯火人生:中国的生产效率根本不可能,首先是文化,中国的主要还是官僚文化。如果人均gdp10000美元,意味什么呢?那国家的GDP呢,将是美国的几倍,我们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文化?在国外能看到这样的企业?在坐的这辈子是没有机会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