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方政府感到眼下还是缺钱?


 为什么地方政府感到眼下还是缺钱?

-----鄂州一位朋友谈到近期他们乡下已经征用但五年内不会拆迁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一位鄂州的朋友经武汉去外地,所以见面聊了一会儿;他说他老家的房子拆迁赔偿与土地征用的问题全部搞完了,但估计近期却不会拆迁;说拆迁要等到五年之后,说地方政府眼下还是没有钱;所以只能是先征后用。我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对外开放,那时的中国社会还真的是缺钱;因为老百姓没有钱,政府也没有钱;于是海外侨胞纷纷回来投资,结果全国到处是开发区。然而今天的中国社会是政府有钱,老百姓也有钱;如果还说是因为钱而不能开发,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我问这位朋友,如果现在农村允许家家户户建新房;是不是家家都能投资几十万而把新房修建起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如今的老百姓还真的不缺钱。同样我们现在连村干部的办公大楼都是新修建的,这能是我们社会缺钱吗?正因为如此,如今的地方政府不是缺钱;而是不想要老百姓全面开花式地创业,而只是等待由政府一次性投资上千亿的项目;这成为了如今中国特色了。

是啊!当我们社会从房地产经济中转型后,发现政府投资基本建设就能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于是全国大小城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正因为如此,结果我们的城市越大则经济支撑力越强;所以城市建设成为了中国城市经济的黑洞。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是农村不断荒芜;而且城镇化的步子也越来越慢了。为什么,因为大家在新经济中淘金;所以现在任何城市建设都是方兴未艾,几乎是蒸蒸日上。看现在一条地铁的投资就是上千亿,这是多么大的经济源泉呀。更重要的是这投资可不是分散主义,因为其中有100多亿是富贵之人的高消费源泉;因为它是我们社会特有的回扣经济,它能是进入老百姓口袋的钱吗?所以说现在的政府投资刺激了我们社会的全方位消费,不仅农民工能从这上千亿中获得收益;我们社会的高挡消费场所同样从这里受益。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虽然制造业与房地产同步萎缩,但我们社会的经济却能持续高涨;而且还能持续下去。就因为我们现在的政府投资成为了主流经济,所以全社会都从中受益。

虽然政府投资这么豪情,但这却不是政府的钱;而是由全民埋单的钱。如果政府将自己的预算节余用来投资基本建设,我们的政府就不会这么富了。首先政府同样是用贷款的形式投资,只是改变了策略而已;正因为如此,越小城市则投资就越困难;试想你一个偏远县,你能贷款修建地铁吗?没有投资项目,则政府的小金库就没有钱;因为现在的财政拨款全部是公开的,所以这才是我们地方政府感到困惑的是眼下自己口袋里缺钱。然而如今的老百姓有钱,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敢动员老百姓投资创业。首先老百姓创业需要当年就有效益,这上哪儿找这么样的项目呢?其次是政府投资不仅没有责任,而且即使失败也是全民埋单。所以说地方政府不是缺钱,而是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快速膨胀;因为城市越大则投资越大,这成为了我们今天中国社会的特色;这才是地方政府困惑的地方。

是啊!现实情况是现在的政府官员并不知道,社会资本与他们一样也在发愁;但愁的是缺少好项目。即使是给投资人管理投资,也必须是要找到现金流好、成长性好、可持续、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一边是缺钱的地方政府找不到钱,另一边是有钱的老百姓也不知道用钱干什么?毛泽东时代还知道存钱,现在存钱等同于稀释自己的资金;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在互联网今天普及的时代,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就只能是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政府依然大手笔投资基本建设;而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变少。

是啊!我们地方政府从来没有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他们只知道自己缺钱希望社会资本来投资;至于老百姓怎么赚钱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所以我们的政府从来没有考虑如何使老百姓手中的钱增加的问题。如一次调研中某人对书记县长讲“你缺100亿,好!我有100亿,那么请你给我一个理由;我为什么要上你这里投100亿?对不起,你先不要讲我投100亿对你们有什么好处;请你告诉我,对我有什么好处”?然而最后政府官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说这个问题是不太好回答的;因为地方政府并不清楚投资项目的整体投资回报率、年化收益率、边际成本都是多少。政府的工作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官员并不考虑投资人的利益;也没有市场化的思维习惯。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政府投资是从政府的政绩出发;而老百姓如何赚钱则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这就是我们今天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所以政府挖陷阱而要老百姓往里跳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中国梦如何如何宏伟是政府描绘的,同样老百姓的福祉与政绩升迁也都是官员一厢情愿描绘的;这一切与投资项目有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这成为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也是地方政府感觉没有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