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金融史上,关于流动性概念的讨论和分析,一直都是无法被忽略的。而在谈论外汇经纪商时,“流动性”也是被涉及最多的一个话题之一。
什么是流动性?当某种资产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现金时,我们就说这个资产是流动的,从金融角度来讲,“流动性”指某种资产无需转换为其他资产就能以合理的价格变现或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能力,更直观的说就是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资产以现行市价变现的成本,这个过程越容易(即成本越低)说明流动性越强。
流动性的三个层次
流动性是市场向上或向下的推动力,是市场的灵魂,资金的方向决定了市场的方向。当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就如同大树失去水分,市场上的订单也就无法被执行。总的来说,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可以被分成三个层次:
1.第一层指广义货币的投放量,也就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货币多,我们就说流动性高,但是当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时,我们可以说这是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
2.第二层指的是在银行间市场货币的流动性,其主体是资金供求和价格的决定者。
3.第三层就是资本、资产市场货币的流动性,是股票市场最直接的资金因素,我们常说这支股票流动性很差,就是指很难按理想价格卖出,流动性好的股票换手率也就高。
流动性的衡量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一个资产的流动性是好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即速度、价格和数量。
速度指的就是交易的即时性,当流动性充足时,交易者可以即时完成买卖的过程;反之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卖方或买方投资者就无法立即找到交易对手,交易就无法顺利完成。除了交易的即时性,我们还需要从价格层面来衡量流动性。
在资产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立即找到其交易对手并且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成交。最常见的衡量指标就是买卖差价,所以当投资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以足够小的买卖差价成交时,我们就说该资产的流动性充足。流动性的价格层面意味着,买卖的价格必须等于或接近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价格。
除了交易的即时性与买卖差价之外,流动性还需要以“数量”来衡量。这个“数量”指的就是成交的数量,也就是说当大量的交易或订单以合理的价格在短时间内立即执行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资产的流动性是充足的。
外汇市场的流动性
在外汇市场,对于流动性的理解,是投资者根据市场的基本供给和需求状况,以合理的价格迅速或较低的成本去交易一定数量资产的能力。只有充足的流动性才能允许交易者在24小时内(工作日)随时进出市场,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好的市场,被大量的散户和组织全球化地交易,所以外汇市场发生突然性的闪崩或“市场裂缝”(Marketing Gapping)等极端现象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外汇流动性的来源
当一些外汇交易中间商如外汇经纪商需要建立各自的零售业务时,它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流动性的提供者。对于外汇市场来说,流动性的主要源头就是各大银行巨头。
据BIS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外汇市场70%左右的流动性都是源于国际银行巨头,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这些银行巨头会作为报价源来提供报价,然后经由LPs(Liquidity Providers)流动性供应商整合报价来形成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而经纪商就可以在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中从LPs处获得流动性,最后再由经纪商将流动性提供给普通交易者进行交易。因此,如果没有流动性也就意味着报价源不会进行报价,订单也就无法成交,那么IB(Introduce Broker)以及个人交易者就无法通过经纪商来交易。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追踪价格及货币存量也会出现追踪困难的例子。举个例子,在A国的商业银行,很少有人会去兑换B国的货币,那么这种情况下这家A国的商业银行就很难确定一个合理的兑换价格,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EBS或者ThomsonReuters(汤森路透)找到各家银行可以交易的货币量以及相应的价格。
两者都是银行间的报价平台,也就是说EBS和汤森路透可以整合各家银行的流动性,并直接提供流动性数据源,因此一个流动性供应平台和汤森路透或者EBS对接就相当于与多家银行直接对接,并可以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不受地域限制地获得低延迟流动性连接,其中EBS在世界50个国家的800多家交易所为银行和非银行交易机构提供即期外汇交易定价系统。
外汇流动性的风险
当交易者在一些STP/ECN交易平台商做交易时,往往会存在一些流动性风险。由于STP/ECN模式的经纪商只是作为一个代理来替客户把交易传递给流动性供应商,这种模式会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同时也转移了经纪商与客户群体之间的矛盾。然而在市场极度不稳定的时期,交易者也会经历一些流动性风险,交易者会因为缺乏流动性而难以出场,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前文所提到的,外汇市场是全球流动性最大的金融市场,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时间里交易者都可以以接近上一次交易的价格来入场或出场。外汇市场上那些主要的货币对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很稳定的,因此在点差非常小或者价格接近上一次交易价时,一级流动性供应商仍然可以盈利。
然而,在及其不稳定的时期,这些流动性供应商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免受这些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流动性供应商会选择完全撤出流动性或者提供一个与前一次成交价格幅度有着巨大差距的报价,那么交易者就无法出场或者会导致他们在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出场。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5年的瑞郎危机,瑞士央行在没有提前警告的情况下宣布瑞郎脱钩欧元,大部分流动性供应商选择完全撤出他们为外汇经纪商所提供的在瑞郎相关货币对上的流动性,有一部分流动性供应商仍选择继续提供报价,但与上一次瑞郎的成交价格幅度有很明显的差距。这导致了流动性枯竭,大量交易者的账户余额被清空,甚至透支。另一个比较近的例子就是2014年的俄罗斯卢布的大幅贬值,这次事件导致大部分经纪商选择平仓停止卢布货币对的交易,因为他们担心会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导致无法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