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社会 程序改变世界”,已经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将影响我的余生。
1964年6月14日,我来到人间。回望53年来,值得骄傲的少有,值得遗憾和惭愧的不少;勤奋有过,虚度也很多。不觉进入知天命的年龄已数载,难免感慨。
所谓知天命,应该是懂了进退,不做逆天之想了; 应该是淡泊名利,不计结果了; 应该是放松心身,思考安度晚年了。这样做没什么不对,但似乎还是早了一点。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同样是早了一点。这里有人均寿命提高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
我看过冯仑关于“革命是身体的本钱”的论述,意思是革命精神可以兴奋器官机能,有助于内分泌协调和免疫力提高,反而能抑制住一些疾病。但也从网上看到过一个耸人听闻的研究结论:员工55岁之后每工作一年,平均寿命减少两年。这可能与特定对象有关,据说是根据美国波音公司、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得出的结论。会不会与晚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生活改变的能力下降有关呢?也许相关。甚至可以从反面印证冯仑关于“革命是身体的本钱”的观点。晚退了更不可以一下子完全放松。总之这里是辩证的关系,不能片面认识。
这些因素,对我来讲都是次要的。真正指引我的还是“思想引领社会 程序改变世界”这句非凡的洞见。为此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
我是一名共享主义者,我相信共享主义必将统治世界。完成《共享主义——共知共产共爱》,是件令人陶醉的一事。但自从2014年我在微博发布《共享主义》引言后,几乎就搁浅了。因为从我撰写和出版《权益机制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新体系》的经验看,一个小人物即使写出振聋发聩的论著,也未必能激起波浪。我的《权益机制经济学》,曾于2000年10月1日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申请开办了专栏,自当版主。2002年5月13日,又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的辩论室展开了“权益机制经济学系列论战”。出版后获得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专著一等奖。但我感觉除了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借用了我的《权益机制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新体系》中的重要术语“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外,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许多惊人的突破还在那里躺着睡大觉。
鉴于此,同时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不可丢掉“程序改变世界”这一方面。目前我在学习JAVA。我必须系统学一门面向对象语言,锻炼升华思维,使其与共享主义思想相得益彰。为共享主义思想的物化和现实化创造条件。使思想插上程序的翅膀,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共享智库、共享网站、共享公司三位一体项目。共享智库当然包括编撰出版《共享主义——共知共产共爱》内容。共享网站将是一个共享智库和共享公司的共同平台。共享公司将是一个全透明的共享主义实体。第一步是建设共享智库、共享网站,开展公益服务。共享公司需我退休后启动。
这显然是个逆天的计划。我这个年龄学编程可能绝无仅有。虽然有脚本语言设计网站的基础,但语言档次和难度有天壤之别。最近公众号更新频次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JAVA,现在已经有了学有所成的感觉,但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取得突破后会更好兼顾,毕竟目前的公号就是智库平台。
这个宏大的工程显然非一个人可为,有必要思考招商合作方式。我关注央视的《创业英雄汇》已有年头,几乎每期必看的,还有过报名的冲动;也曾在创投网等披露过信息。但从公益和情怀出发和起步,且没有团队,似乎情况不妙。
好在一个人慢牛拉车感觉还算趣事,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早已不是新梦了,生日之际,借重温旧梦自勉自娱!
2017.6.14日首发于本人公号(gxzy3948)。在公号文摘要中曾戏称:今天是我满53岁生日,也是特朗普满71岁生日。希望我的思想未来能够影响美国总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