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抱怨的世界里,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写这篇的文章之前,通过28推学院的同学推荐,我看了《不抱怨的世界:人际关系篇》,书的作者是威尔·鲍温(Will Bowen),美国最伟大、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是因为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满,抱怨吗?还是对自身的人际关系产生迷茫?


书中鲍温牧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我们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本书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当你用心阅读的时候,会发现它是一面心灵的引路人,带领你走向不一样的心境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不抱怨世界:人际关系篇》的旅程!


为什么关系决定命运?

 

书中说到人是关系中最大的难题,抱怨是所有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积极,乐观,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朝好的方向想了,可实际上,大多数人依旧悲观,沮丧,不断的抱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人是需要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更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对一件事情不满的时候,你会想向身边的人传递这种抱怨,接收信息的人也许会受你的抱怨而影响了自己的心理状态。


但是你有能力改变一切关系,让它变得更好。


因为关系也是我们获取物质性资源的一种渠道,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将会产生各种关系,这种关系本身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但是抱怨会扭曲,消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的幸福和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剧作家萨特曾说过:“他人即地狱”,这句话看起来有些悲观,在他晚年的时候,曾如此解释道:


“大家都认为,我想用这句话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害的,如地狱一般,人们都在勾心斗角。其实,我想传递的是一种安全不同的观念,如果你同他人的关系遭到歪曲和损害,那么他人就会变成生活在地狱里的人。”


你能够纠正所有扭曲的关系,将其置于一个更稳定的基础之上,只要你接受新的观念,并愿意用这些观念去创造新的经历,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你决定着“关系”的走向

 

当你与他人关系变得糟糕的时候,也许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他的一切缺点,这并不利于相互关系的发展。但是如果你能先改变自己对他人的看法,这也是改善关系的唯一途径。


在关系中会出现这么一个状况,你欣赏的人,也许是某些人最不欣赏的人,而你不欣赏的人,也可能是某些人最欣赏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反复思考后或许会得到答案!


如果想拥有一种“不抱怨的关系”,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最终取决于自己心里给对方的评价。


莎士比亚曾说:“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一个人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思想让他们变成了好人或坏人。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改变他人,而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做一些积极的沟通,改变对他人的看法,一切转变从这里开始。


你可以试着去改变对他人的成见,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和对方相处的越来越愉快!


时间在流逝,事物在改变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河流是一直在流动的,当你站在河边,你面前的水已经不是几秒之前的你所看到的水,当然也不是几秒之后的水。河水一直在流动,你所说的”河流“一直都在这里,但河流里面的河水却一直在流动、变化着。


人也许也是这样,每一刻我们都在发生着细微或巨大的变化。虽然成年后,我们的身体各部分会停止发育,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精神就会一直成长下去,所以我们随着时间一直在改变。


开心或愤怒,由你来选择!

 

当别人对你不满时,也许会在你们关系中悬挂一张诋毁你,轻视你的图画;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回应他们,但是你回应的是一张理解宽容的图画,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能够体谅他们的作为。


宽恕可以定义为“放下仇恨”,它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宽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能让你在关系中寻找到快乐和成功!


而选择不宽恕,它就如扔出一个沾满污物的回旋棒,在扔出去的过程中,会沾上更多的脏东西,可是最后它还是要回到你手里,仇恨越深,作用在你自己身上的消极能量就越强。当你紧抓着仇恨不肯放下时,它不会伤害到别人,相反,只会伤害到你自己。


“憎恨别人,就好像为了赶走一只老鼠,而把自己的房子烧掉一样。”19世纪美国著名牧师哈里说的。


宽恕就是基于,它是你送给自己的意见礼物!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

 

也许是因为这5个原因:


1、寻求关注

2、推卸责任

3、引人艳羡

4、操纵力

5、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赶着抱怨:


1、选择不抱怨

2、想着这是自己的事,不是别的事

3、向不偏不倚的人讲诉不偏不倚的事实


很多抱怨,也是从自我的不满足产生的,所以不但要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想想理想中的自己,给自己列举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各种成就,贡献,把自己的缺点看做独特的个性这些方法去实现自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