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常用的氧化剂,如今成了凶猛的污染物!


天热了,雾霾退了,但另一种更凶猛的污染物又来了,而且在不少地方逐渐替代了PM2.5而成为“首席”污染物——它就是臭氧。6月初环保部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臭氧已经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仅次于PM2.5的空气污染物,在珠三角地区更是取代PM2.5成为首要空气污染物。

一面佛陀一面魔,这话用在臭氧身上一点不为过。同样是在大气层,臭氧在众所周知的臭氧层中扮演了“地球卫士”的角色,它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使地表免受其致命侵袭,保护了地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但是在距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大气层中,臭氧虽然仍然吸收着紫外线,但如果达到一定浓度,转眼就会变成“健康杀手”,影响人体健康。

何为臭氧?

臭氧(O₃)又名三子氧,在常温下为带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0.01-0.02mg/L时人即可嗅知。

臭氧的发现就源于它的特殊臭味。1785年有荷兰物理学家在电机放电试验时发现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后来科学家将它确定为臭氧(Ozone,取自希腊字Ozein一词,意为难闻)。

而在圣经第12章更有丘比特用雷电击船,船内“完全充满了硫磺臭味”的描述。虽然就情节可以看作是神话传说,但在圣经成书的那个时代,人们无疑早已真切地感受到了臭氧的存在。

作为氧气(O₂)的同素异形体(即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的单体,但性质却不同),臭氧和氧气不同,在常温和水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而对动植物来说它无疑是灾星,属于有害气体,并且对几乎所有的金属和许多非金属材料都有腐蚀作用。

这一特点使得它天生就是人类帮手的料——自然成为一种强氧化剂。除了在空气中它自告奋勇吸收紫外线外,人们给它派上了多种用途。比如,在食品加工方面臭氧名气就挺大,不仅效果好而且环保,像水果、蔬菜的臭氧保鲜技术,冷库臭氧消毒杀菌法等;利用臭氧还能进行饮用水、污水(包括游泳池水)的处理;农业方面利用臭氧能防治病虫、解除农药残留等;医疗方面有臭氧消毒、臭氧治疗等多种应用,甚至有应用臭氧进行美容保健的,像风靡一时的吸入低浓度臭氧空气保健、用臭氧水淋浴杀菌强身等等。

这些都是在人类掌控下对臭氧的应用,但如果任由臭氧自由发挥,它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立马会翻脸不认人!

要不怎么会说它是一面佛陀一面魔!

比如,近地面积蓄到一定浓度的臭氧就会让人难受,还不光是它的味道。其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细胞壁,继而对人体组织,首先是呼吸系统造成破坏。

当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1mg/L时,可引起人呼吸加速、胸闷等症状,在2.5-5mg/L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1小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

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来自哪里?

一是自然来源,如高空臭氧层流入,土壤、生物排放等。二是人为来源,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燃油汽车、燃料、石化等排放都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来源。

严格意义上说,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并不是被直接排放,大都是转化而来,这与PM2.5很类似。也就是说,臭氧和PM2.5都是二次污染物,都是由一次污染物转变而来。

臭氧和PM2.5的生成在四季中还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

在光辐射较强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臭氧。所以,在夏秋季节的气象条件下,臭氧生成会比较显著,尤其是夏季高温。像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合物这些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生成大量臭氧。其中,臭氧前体物、高温和光照共同构成了臭氧产生的“温床”。

而到了晚秋和冬季,阳光强度已不利于臭氧的生成,当气象条件不利时,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就会快速转变成PM2.5,形成霾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地面臭氧的指导值(2005年)为100微克/立方米,这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限值。我国判断臭氧超标常常是连续八小时的均值高于150微克/立方米。

有研究指出,我国臭氧污染(超标)主要集中在日照充足的4~9月,其中以6~8月浓度最高。而一天中,臭氧污染的峰值一般出现在下午一点左右。

因此,在夏季的蓝天白云面前,除了要考虑紫外线的辐射,也要注意臭氧的侵扰。臭氧超标时,理论上应少在室外暴露,最好在室内呆着,尽量不开窗。

一定要出门,戴个传统意义上的口罩,哪怕是带滤棉的都不管用,得是活性炭口罩!

这下好了,天冷时雾霾不让人安心出门,热天时臭氧又把人堵在室内,它俩简直是在轮流换班折腾人——都是不省心的排放惹的祸!

不是所有室内都是安全的

室内也可能会有埋伏——安装在室内的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因含有紫外光源也会产生臭氧污染。

我有个朋友经常抱怨老是莫名的嗓子干痛。有次我去他办公室,发现他的座位紧挨着复印件和打印机,周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气味。我问他你闻得到吗?他说早习惯了,久闻不臭。我赶紧建议他向上反映,应在复印件和打印机边设置隔离,并且要注意办公室通风,否则长此以往嗓子痛那还是小事,后果很严重!

臭氧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引起气道反应和气道炎症增加、哮喘加重等,对眼睛也有刺激,导致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还可能损害心血管。

所以,防雾霾,还得防臭氧!(作者俞惠星著有《活着要懂添加剂》,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