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发展


  (1)纳滤膜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技术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过程基本无相变、一般在常温下进行及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省、占地少、低污染等优点, 已广泛地应用于石化、电子、纺织、轻工、冶金、医药、生物工程、食品、环保等领域, 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被认为是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RO)、超滤(UF)、微滤(MF)、透析(Dialy sis)、电渗析(ED)以及渗透气化(PV)等.纳滤(Nanofil trat ion , NF)是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同属于压力驱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适宜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在200 以上, 分子大小约为1 nm 的溶解组分.一般认为其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 )在200 ~1 000之间.NF 膜能截留有机小分子而使大部分无机盐通过, 可实现不同价态离子的分离, 能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差异很小的同类氨基酸和同类蛋白质, 并实现高相对分子质量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的分离, 它的出现填补了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空白.纳滤膜通常是带电荷的, 荷电纳滤膜可通过静电斥力排斥溶液中与膜上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 因此, 荷电膜对物质的分离性能主要是基于荷电效应和膜的纳米级微孔的筛分效应.(2)新型水处理材料吸附法, 是一种工艺简单的水处理技术 , 活性炭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常用的水处理吸附材料.但是由于活性炭再生性能差, 水处理费用高, 因而难以广泛使用.在许多化工废水处理场合, 对微生物有毒性, 而导致废水难降解性的只是废水中的一两种成分, 采用具有对这一两种成分有选择性的吸附剂, 选择性的去除某些污染物后, 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以提高, 就可以用后续的生物处理法.为了使水处理费用经济, 要求材料具有经济、使用寿命长、可再生性优良等特点.一类经过化学修饰的吸附材料, 能选择性的除去废水中含N 和Cl 等有机物, 对于含硝基苯、硝基酚、苯酚、氯代烃等难降解废水具有很好的水处理效果, 材料吸附和解析速度快、再生性能优良.将该材料成功用于含苯酚废水处理,用该材料一次处理后的废水, 其硝基苯类化合物、苯酚等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并可以回收硝基酚和苯酚等有价值的化工产品.新型吸附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工艺简单的优点, 达到工业应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