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云空中调水
廖仁平
1 前言
“空中调水”的“天河工程”:到底是创新构想还是当代神话?此与我2015年发布的“超级公益工程狂想之风力抽喷海水成雨--网络接力公开研究项目”关联度较高,对比研读院士专家们的初步研究成果后,觉得他们的解决方案仍主要强调人工干预,存在方向错误,不如顺其自然借云空中调水更高效可行,所以有此博文,期望它对相关科研人员开拓思路有启发。
2 “空中调水”的“天河工程”专家方案简介及评价
“
我的简评:人工干预云系走向空中调水,调水量少效率低,且现有技术基础尚难满足实用要求。
3 借云空中调水方案简述
在东南沿海海岸线上大量设置海水喷雾设施喷雾海水,利用相对不饱和干热空气对水的汽化作用自然蒸发海水成汽,初次大量补充东南季风带入中国大陆的云系含水量…沿陆地各河流域尽可能充分利用河水绿化固碳的同时自然蒸腾水汽(水量大的流域还宜在流域处设立喷雾装置吸水喷雾蒸发),循环地多次地对东南季风云系补充水汽,从而达到借云空中调水的目的…
此法不用人工拦截云系团控制水汽流向,而是顺其自然地通过逐次喷雾补充云系水汽含量进而持续不断地借云调水…
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
4 喷雾海水制盐收益估算
喷雾蒸发5—10万亿吨海水成水汽,理论上可从海水中结晶出各种盐1750—3500亿吨(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每kg海水中几种主要元素平均含量:Na
5 水汽输送一般知识
水汽的密度约相当于同温、同压下干空气的0.622倍,即水汽密度永远小于干空气的密度。水汽扩散与水汽输送,是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将海水、陆地水与空中水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水汽正是通过扩散运动,使得海水和陆地水源源不断地蒸发升入空中,并随气流输送到全球各地,再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回归到海洋和陆地。所以水汽扩散和输送的方向与强度,直接影响到地区水循环系统。对于地表缺水,地面横向水交换过程比较弱的内陆地区来说,水汽扩散和输送对地区水循环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汽输送主要有大气环流输送和涡动输送两种形式,并具有强烈的地区性特点和季节变化,时而环流输送为主,时而以涡动输送为主。水汽输送主要集中于对流层的下半部,其中最大输送量出现在近地面层的850—900百帕左右的高度,由此向上或向下,水汽输送量均迅速减小,到500—400百帕以上的高度处,水汽的输送量已很小,以致可以忽略不计。(水汽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
6 “超级公益工程狂想之风力抽喷海水成雨”项目简介
在“蒸发海水成雨水”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补充性地就海水过滤、水气混合喷雾、海上风力机设置及其提水喷雾效率、中国大陆水汽进出及其成雨比例、工程规模及吨雨成本估计、抽喷海水制盐系统、存在问题及企业参与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分析与研究,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中国东南沿海季风风力风向等自然因素抽喷海水蒸发成雨,可以为中国大陆大量廉价地人工增雨(年增雨量可达2万亿吨以上,平均吨雨综合成本约为0.08元人民币),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7 结束语
“空中调水”的“天河工程”,无疑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就现在的专家研究路线而言,仍太强调人工干预,因相关基础数据缺乏,不但其成本效益很难科学分析,且其调水量也十分有限。我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似应改变研究路线,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大陆5—8月4个月的东南季风便利,在云系刚入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时,就地喷雾海水汽化5—10万亿吨水汽补入云系,随着这些富水云系向西北方向漂移,自然而然地达到借云空中调水2—4万亿吨的目的…